二十八脉(实脉类)
黄岐之
六、实脉类
实脉类脉象,有实、滑、弦、紧、长等五脉,脉动应指有力,故归于一类。
1.实脉
【脉象】实脉脉象的特点为脉搏应指充盛有力,其势来盛去亦盛,举按皆然。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主病】实脉主实证,如气实、血实、大热、大积、大聚、痰饮、瘀血停留等有形实邪结聚之证。
【脉理】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充盈脉道,是实脉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真虚假实证有可出现实脉,应四诊合参,舍脉从症。
平人亦可见实脉,这是正气充足,脏腑功能良好的表现。平人实脉应是静而和缓,与主病之实脉躁而坚硬不同。
2.滑脉
【脉象】滑脉脉象的特点为应指圆滑如珠,往来流利,有一种回旋前进,持续不断的感觉。似数脉,但脉率不快。
【主病】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
【脉理】痰饮食滞等阴邪内盛,气实血涌,鼓动脉气,或实热阳邪波及血分,血得热运行更为流畅,是滑脉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如元阳虚衰,虚阳外浮的特殊情况,其脉必浮大虚滑,按之空豁无力或无,临床常见(虚证)。
邪气壅盛于内,正气不衰,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园滑。若滑脉见于平人,必滑而和缓,总由气血充盛,气充则脉流畅,血盛则脉道充盈,故脉来滑而和缓有力。
育龄女性(妇女妊娠)见滑脉而经停,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正常脉象,孕脉)。
3.弦脉
【脉象】弦脉脉象的特点为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应指脉体有挺直和劲急的感觉。
【主病】弦脉主肝胆病、多种痛症、痰饮、疟疾。
【脉理】弦为肝脉,寒热诸邪、痰饮内停、七情不遂及疼痛等,使肝失疏泄,气机不利,经脉拘急,血气壅迫,是弦脉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因病因、病位不同,弦脉多与不同脉象兼见,或可见于寸、关、尺不同部位。弦迟主寒证;弦大主虚证;弦细主肝血不足而致拘挛。
(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诸痛、痰饮,气机阻滞,阴阳不和,脉气因而紧张,故脉弦。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栾脾,亦觉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春季及老年人脉稍弦而和缓有力,为正常脉象。
4.紧脉
【脉象】紧脉脉象的特点为脉体绷急有力,应指如绞转之绳索,按之有左右弹指的感觉。紧脉应指虽有急数的感觉,但如不兼数脉则脉率不快,即似数非数。
【主病】紧脉主寒证、痛证,亦可见于宿食内阻。
【脉理】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内寒,寒性收引,以及疼痛剧烈致使脉道紧束而拘急,是紧脉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如寒凝气血所致疼痛绪症(是寒邪积滞与正气激搏之缘故),寒痰冷饮停蓄肺、脾、肝经引起的咳喘、风痫、呕吐清诞,均可见紧脉。脉紧而兼浮或沉,可辨寒邪在表在里,确定发散或温散之法。
5.长脉
【脉象】长脉脉象的特点为脉搏应指的范围超过一般寸、关、尺三部,即脉体较长。即首尾端长,超过本位。
【主病】长脉主阳证、实证、热证。(肝阳有余,火热邪毒等有余之症。)
【脉理】邪气盛实,正气不衰,正邪搏击,充长脉道,是长脉形成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临床上脉长而洪数,多为阳毒内蕴;长而洪大,多为阳明热盛;长而滑数,多为痰热癫病;长而弦,多为肝气横逆或气郁化火。但脉细长无力,按之若有若无,多为虚寒败证,或脏腑之气欲绝。
长脉合于春时,春季出现长脉,或寸部、尺部脉稍长,只要具备从容和缓的特征,皆为脏腑气血正常的表现,即脉来长而和缓。
(《脉学思考》文集为原创系列,版权所有,转载和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