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为何你总是受伤

为何你总是受伤

作者: 独孤小仙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1:47 被阅读0次

    每一天,这个世界上都会发生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人有探究真相的天性,只是真相依然是冰山一角。恐惧源于未知和失控。如果能对周围的世界多一点点了解,人也不至于那么慌乱。

    今天分享的书是武志红老师的《为何你总是受伤》。

    为何你总是受伤

    作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了许多心理困扰的诱因,而这一切都与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关。

    童年,特别是6岁以前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影响至深,以至于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

    作为成人,若想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就该直面真相,找到成长的力量。

    作为父母,更应该竭尽全力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充满爱的童年。

    以下文字摘自本书。

    对于没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人而言,也许有些难以理解。

    欢迎留言探讨。

    01 心理学上有一对术语:生能量和死能量。顾名思义,这对术语可以很直观地去理解,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力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

    02 看见就是爱。真正的力量,真正的自我强大,其实都是因为被看见。

    03 当孩子失控的时候,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假如他说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攻击他而导致失控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他当然知道这个力量是他控制不了的,所以他会有一种彻底的失控感,并会将这个彻底失控的部分切割到“我”之外。

    04 一个孩子将自己与外界切断,通常意味着他觉得外界充满敌意。

    05 语言是身体的末梢,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如是说。语言虽然很重要,但相比起身体,相比起体验,语言是细枝末节,而且语言是体验的抽象表达,语言不及体验之万一。

    06 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

    07 切记这一点:妈妈、爸爸与孩子丰富的互动,胜过一切教育。孩子越小,这一点就越是重要。

    08 玛格丽特·马勒说,6个月之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她的意思是,只有对6个月之前的婴儿来说,共生才叫正常,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09 我们需要被看见,而那得是带着理解、爱和接纳的眼睛,并且看见的也是我们自身,而不是对方的想象。

    10 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真相的距离,假如这个人彻底拥抱了他的人生真相,那就是最好的人生境界了。所以,去拥抱你的灵魂的黑夜,即没有距离地去面对你人生中的悲剧。

        ——美国心理学家 托马斯·摩尔(大意,非原话)

    11 直面真相,疗愈就会发生。

    12 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不会减少你的威严,能够与孩子平等对话、多多交流的父母,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对象。

    13 超常的痛苦催生超常能力。

    14 因为,完美的人有一个可怕的逻辑:我永远正确,错误一定是别人的。

    15 许多在某一方面具有超常能力的人,都恰恰是在这一方面受过严重伤害的人。

    16 其实,很多心理疾病的诞生,一开始也恰恰是为了保护我们。

    17 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在童年初步形成的,并且在形成之时,都有类似的心理含义:告诉他(她)的抚养者,放弃不健康的抚养方式。

    18 攻击性驾驶有三个特点:

    1.在驾驶过程中被急躁、烦恼或愤怒的情绪所激发。

        2.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如节省时间,而不顾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利益。

        3.让其他道路使用者感到有危险而采取回避行为,或让其他道路使用者产生愤怒。

    19 美国的詹姆斯博士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种从别人身上寻找原因的自动思维是导致“马路愤怒”的头号原因。

    22 德芬巴彻还认为,攻击性驾驶之所以很常见,一个关键原因是开车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期望,他们下意识地认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从甲地开到乙地,没有任何意外事项应该阻挡他们。

    23 德芬巴彻博士和詹姆斯等人都认为,“马路愤怒”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他人的粗鲁行为和冒险驾驶所致,而单纯的交通拥挤并不是主要因素。

    24 暴烈脾气,大都因为自恋。自恋性暴怒如果只是表达情绪还好,一旦变成行动,就会有极大破坏力。但相应的,它也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暴怒,从而让事情一发不可收。

    25 任何不如意,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自恋性暴怒者的逻辑如下:

        1.任何不如意,都是在挑战我的自恋。

        2.任何不如意,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3.有主观恶意动机者,必须向我道歉。

        4.否则,我就灭了你,或者灭了我自己。

    26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27 在处理“我与自己”的关系时,如果我们不以自己为圆心,我们就不能“成为自己”;在处理“我与别人”的亲密关系时,如果我们不能爱别人,我们就不可能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

        这种自爱又爱别人的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是唯一健康的人际模式。

        按照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说法,就是:

        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人生的答案,但我们首先要将自己当成一个人,也要将别人当成一个人。

    28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斯认为,人际模式可以分为四种:我行,你不行;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也行。前三种都是不健康的人际模式,“行”的一方相当于父母,“不行”的一方相当于孩童。

    29 恋爱中,双方都会自然而然地变回孩子,彼此将对方视为父母。如果两人都是“好父母”,彼此给予无条件的爱与关注,那么“孩子”就会在这次恋爱中长大,最终得以从人格上告别原来的家庭,成为真正的成年人。

    30 一些人同时采用多个网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减少自己的身份感,即降低超我对本我的管理。

    31 一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

        心理学家认为,成就动机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等于追求成功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所以,前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后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弱,因为如果太害怕失败就会不敢接受挑战,从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高成就动机者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开拓精神,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他们富有创造性,总是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好。

        2.具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3.正确的归因方式。他们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总是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并改变自身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改变自己是最容易的,但低成就动机者总是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如运气,于是自己不去努力改变自己,从而丧失了进步的机会。

    32 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

        两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权力规则,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将你视为达成我的目标的对象与工具,总之是试图建立一个都是我说了算的空间。

    珍惜规则,实际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我不控制你,更不忍将我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让那个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33 界限意识,即我不入侵你的空间,你也别想入侵我的空间,在我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你不能使用“我的”东西。这是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我们容易把它视为无情。同时,我们又总是把软弱当作善良。于是,你以为自己善良,对对方的剥削一再忍让,结果却让对方越来越强地去剥削,而把对方推向了邪恶。

    34 所谓共生,指两个人无法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或许会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两个人就是无法离开,而要紧密地、病态地纠缠到一起。

    35 任何行为都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事实和态度。

    36 生命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而且这种价值感总是要在关系中寻找。

    37 马丁·布伯: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38 分裂太严重,就可能导致自毁。

    39 存在主义的大师们如萨特、加缪和尼采都称,生命的意义在于自由,而选择就是自由,如果你有选择的机会,那你就是自由的,你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但假如你没有选择的机会,你只是去执行别人的意志,那意味着你的生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这样的日子一长,你的精神生命会日益衰弱。

    40 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做自己,即按照自己的意志活着。但是,当身边所有人都对你说,权威的意志强加都是为了你好,你就会晕掉,会否认自己本能性的抗拒,会接受这种被美化的强加。同时,你的生命力就会脆弱乃至衰竭。

    41 美国政治学家埃里克·霍弗在他的巨著《狂热分子》中说得很好: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可鄙的,他就会狂热地去攀附一些宏大的东西,那样就可以不去面对可鄙的自我了。

    42 一个人怎样才能有爱的能力?我们能否想爱就去爱?

        答案是否定的,爱是学来的,且主要是从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学来的。一个孩子6岁前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最后被他内化到心灵深处,并最终令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这两者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有获得爱的能力。

        我们常说,一个人爱另一个人。但其实,那是这个人将自己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了他现在与另一个人的关系上,如果“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彼此相爱,那么他就能与另一个人相爱。

        “内在的小孩”怎样才能和“内在的父母”相爱呢?这有一个前提,即孩子童年时,父母要爱他,但同时又自爱,这样就需要告诉孩子,尽管父母爱他,但他们和他一样都是独立的人。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内心的关系模式就是平衡的,他懂得了爱的另一面是独立的,不管你多么爱一个人或那个人多么爱你,你和他都是独立的人,你应该自爱,也应爱人如己。假如这个内在的关系严重失衡,那么一个人爱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43 有没有爱的能力,不是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由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决定的

    44 和一个丢失了自我的人在一起,你会感觉到孤独,在你面前,他似乎不存在,而在他面前,你似乎也不存在。

    45 每个人都有两个我:“情感的我”和“理智的我”。“情感的我”是我们心理能量的源泉,而“理智的我”可以规划这些能量,以让我们合理地运用能量。

    46 一个健康的人,“内在的小孩”会不断成长,不断地自己解决难题,并最终爱上自己的力量,也爱上这个探索的过程。这样一来,在做一件他喜爱的事情时,他会产生天然的快感,这种天然的快感就成为最原始的动力,驱使他自然而然地投入,自然而然地努力。并且,他这样做的时候,是非常灵活、有创造力的。

        相反,如果父母一直在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一直是他们在孩子的事情上发挥关键作用,那么孩子“内在的父母”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就越来越弱小。这时,他去做什么事情,就很少会产生原始的快乐,假如他有快乐,那快乐也多是来自外界的认可——开始是父母的认可,后来是老师、同学、领导、同事等人的认可。这样的人对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感兴趣,真正感兴趣的是引人注目。

    47 为了保护自尊和面子,而替换发愁的内容,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48 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发现人的形形色色的心理防御机制。

    49 我们勇敢,是因为心里有安全基地。

    我们只看到了一些成年人的勇气,但实际上,我们却容易忽略,他这种勇气其实是来自关系,是潜意识深处相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有一个安全基地。

    50 自杀可以被分为三种常见的类型:冲动型自杀、抑郁型自杀和精神异常引起的自杀。冲动型自杀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普通的冲动型自杀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引起的冲动型自杀。

    51 有一个可怕的童年,是这些连环杀手最一致的人生特点。

    52 心理学认为,出生后的前6年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雷斯勒则认为,一个人6岁前,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成人是母亲,一个温暖、充满爱心的母亲会帮助一个人懂得什么是爱。

    53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不管一个人自诩多么强大,没有关系,尤其是没有亲密关系,这个人的内心一定会出现问题。

    54 学习建立关系,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55 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爱的匮乏。

    56 许多人都是孤岛一般,只能用脑袋和语言与别人建立一些可怜的链接,而感觉和情感,或者简单说是心,是关闭着的。

    以上。

    明日分享的书是哲学家马丁·布伯代表作《我与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你总是受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qt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