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作者: 王家胖丫头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12:32 被阅读241次

武志红

第1章 序言 看见,就是爱

之所以新生儿都更漂亮了,是因为现在产检比以往发达太多。婆媳之间的恶性争斗少了,是因为媳妇们的权利多了很多,同时老人们也都有了养老金,虽然数额不多,但因为老人们不缺吃的,这笔养老金也足够用,不用再找孩子们要了。老人们也有了医保,医疗有了保障,和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就更少了。

最好的方式还是,不管一件事情看上去多么不好,理解它都至关重要。理解这些黑暗之事,就是把光带入黑暗,这些人性中的黑,也因此被照亮。

第2章 婴儿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时,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    我看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小视频,一只小狗打了两次嗝,之后它就开始叫,而且叫的时候它似乎觉得外部世界有个敌人,它是在对着那个敌人进行吠叫的。

我们可以大致推理小狗的心理是这样的:打嗝这件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既然我不能控制,那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打嗝这件事情,而且因为打嗝是有点不舒服的,所以控制这件事情的另外一种力量是有些恶意的。

我想,其实对一个生命来讲,善和恶会有这样一种逻辑:我能控制的范围就叫作善,我不能控制的范围就叫作恶。

孩子把牛奶打翻了,结果他过来攻击妈妈。

既然我控制不住倒牛奶这件事情,那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着这件事情,当然这个另外的力量就应该是妈妈了。

当孩子失控的时候,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假如他说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攻击他而导致失控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他当然知道这个力量是他控制不了的,所以他会有一种彻底的失控感,并会将这个彻底失控的部分切割到“我”之外。

我们可以再次强调,一个婴儿如果有太多失控发生,那就意味着他会将太多的事情切割到“我”之外,最严重的事情是婴儿处在一种全然的封闭状态;他好像对整个世界没有兴趣,这个时候他其实是将整个世界都切割到“我”之外,这意味着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失控一样

换成另外一句话来说,妈妈或其他的养育者把孩子养育得多好,婴儿就在多大程度上把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纳入到“我”之内、“好”之内。

一个健康的孩子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他会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因为之前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被照顾得很好,所以他会觉得虽然有些事情会暂时处在失控之内,但是经过努力,这个事情就会重新恢复到控制之中。他会觉得虽然像是有一个外部世界,但这个外部世界似乎也是在“我”之内,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纳入到“我”“好”的世界之内。

我们再做一个推理,对一个相对封闭的

孩子来讲,他可能只会对很少的事情感兴趣,其实这会意味着只有很少的事情他才能控制,封闭的世界之外是他不能控制的事情。

及时的回应非常重要,你回应得越快,就意味着他在越快的时间之内解决失控这件事情,让世界重新恢复控制。

第3章 怎样和不会说话的婴儿互动

我曾尝试打坐、深度催眠的方式,让自己的头脑尽可能地安静下来,结果感受力提高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这时才明白,语言真不及体验之万一。

再好的经文,对婴儿来说,也是苍白的,让婴儿和没有情感的声音待在一起,就是在要孩子的命。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所以给婴儿读经,就是陷婴儿于绝境。

第5章 如何与孩子实现平等对话

所以,恨并不是一个必须被灭掉的绝对错误的东西。无论孩子对父母的恨,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恨,都需要承认和直面,以及学习如何与恨更好地相处。    甚至与父母和解也并不是一定要发生,乔布斯没有和父亲和解。网友“洛阳张宏

涛”则说:“不与父母和解的人,马斯洛就是典型啊,他不参加母亲的葬礼,但无损于他是人本心理学的开创人之一,无损他心理学大师的形象。他最推崇的完美人格的林肯,同样是拒绝见临终的父亲最后一面。当然,这是一种缺憾,但至少说明,没有什么事是非如此不可的。”

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不会减少你的威严,能够与孩子平等对话、多多交流的父母,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对象

第6章 完美的人背后常藏有超常的痛苦

因为,完美的人有一个可怕的逻辑:我永远正确,错误一定是别人的。

这种逻辑并非源自自信,而是专门用来推卸责任的。

第7章 车人合一感: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分析

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美国的詹姆斯博士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种从别人身上寻找原因的自动思维是导致“马路愤怒”的头号原因。

他调查了无数司机,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持有同样的态度,认为自己是好司机,自己根本没问题,一切都是其他人的错。

开车时一个人的自我反省能力丢失了。

这种外在归因是导致不友善行为的直接原因。既然根本不是自己的错,那么咒骂、没有耐心、暴力幻想,甚至暴力行为都是理所应当的了。

攻击性驾驶之所以很常见,一个关键原因是开车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期望,他们下意识地认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从甲地开到乙地,没有任何意外事项应该阻挡他们。

真恼火,世界没有按我的设想运转。

这些假想的人,按照他们事先规定好的驾驶方式行驶。当这些完美的假想人消失的时候,当攻击者受到现实抵制的时候,他们就被激怒了。

第8章 暴怒,多是因为全能自恋

当有人参与的时候,你容易认为,其中有主观恶意动机,有敌对力量亡我之心不死,但当事情基本上只有客观因素在发挥作用时,这个逻辑就显得很荒诞。

对于容易暴怒的人最关键的是,他需要看到,并没有谁在恶意对待他,他的暴怒,来自神一般的自恋受到挑战,他内心的黑暗,是由此而来的。

当你容易暴怒时,就必须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太自恋了?”

这份愤怒,就是自恋性的愤怒了。“我”发出了一个期待,这个期待就必须得实现,如果没有实现,“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这种自恋感,就被破坏了。然后,愤怒由此而生。

第9章 “我行,你也行”是唯一健康的人际模式

在处理“我与自己”的关系时,如果我们不以自己为圆心,我们就不能“成为自己”;在处理“我与别人”的亲密关系时,如果我们不能爱别人,我们就不可能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

但是,每个人变成孩子的时候,都不一样。那些在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变回一个健康的孩子;那些在不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变回一个不健康的孩子。我们很少明白这一点,我们以为自己是活在现在的关系中,其实爱情一开始都是在重复童年的模式。

Jane的童年模式是“你行,我不行”。她的父母都是艺术界名人,所以“你行”;她不能超越父母,也无法实现父母对她的期望,所以“我不行”。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遗弃”,那么,这个孩子一开始不会恨父母,而是会自责,他会认为“一定是我自己不好,所以父母才不要我”。这是最深的“我不行”心理的根源。

无条件地爱自己,也无条件地爱别人    哈里斯说,真正健康的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我们无条件地爱自己,也无条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爱自己,可以让我们远离“我不行”的惶恐,让我们可以理解并接受自己,在做个人决定时以自己为圆心,而不是以别人为圆心。无条件地爱别人,可以让我们理解并接受别人,在关系中不陷入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让我们真正地和别人和谐相处。

网络匿名性让人丢失“超我”    “在网络中,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但是,为什么网络会让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呢?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正常人的超我、自我和本我同时共存。但是,在网络中,人的超我会严重降低。

因为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个人会变得更加不负责任,为所欲为。

我们的真名先被父母称呼,又被同学、同事称呼,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有了丰富的心理色彩,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人的超我和自我。当有人称呼我们的名字时,它会唤起我们的身份感。

第10章 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怕成功

自己都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事情,以避免自己过于成功。    我这位朋友,她不仅迟机,而且经常迟到,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商务谈判中仍然如此。并且,她总说自己很笨,“是别人帮我把事情做好的”。此外,她的生活也比较缺乏计划性。    对她而言,这些做事的风格,和迟机一样,其心理意义是,她在对自己、对周边的男人、对整个社会说:“你看,我不是一个渴求成功的女人。我这么没计划、没条理,我经常迟到,我还经常迟机。所以说,成功不是我做来的,而是上天的安排与恩赐。”

一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

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等于追求成功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所以,前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后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弱,因为如果太害怕失败就会不敢接受挑战,从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高成就动机者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开拓精神,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他们富有创造性,总是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好。    2.具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3.正确的归因方式。他们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

总是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并改变自身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改变自己是最容易的,但低成就动机者总是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如运气,于是自己不去努力改变自己,从而丧失了进步的机会。

高成就触发了内心强烈的愧疚感    在咨询室里,琪最先谈了高考的事,咨询师问她:“你是害怕成功吗?”琪回忆说,听到这句话,她当时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接下来,当咨询师和她探讨起她为什么害怕成功时,她的内心深处一直不愿被触及的痛苦回忆终于被触动了,而那正是答案。

“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就会如何对待别人。如果我们否认自己,也会容易否认别人。”

“如果你的确很优秀,但又不想承认这一点,极力否认这一点,那么,你内心对优秀的渴望会更强烈。只不过,你不再要求自己优秀,而是要求亲密关系中的其他人优秀,譬如你的恋人、丈夫或孩子。并且,除非他们比你更优秀,否则你会攻击他们,认为他们不配你。”

第11章 情爱关系中的珍惜原则

别在私人关系中做太绝

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

两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人在做,天在看。   这个天,在过去,是我们想象中的老天爷,当然也有我们内在的良心。    我使用珍惜规则,而你使用权力规则,可以让你一时占尽便宜。但我可以鱼死网破地反击,而一旦事情太极端离谱,成为互联网热点,那么,在亲密关系中玩权力游戏的无情掠夺者,可以一下子身败名裂。

生育和养育,都是权力。因为,新生命的出生,自然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力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就意味着谁的权力会增大。

作为生育者和养育者,母亲在这一点上具有极大优势,当然这也是付出极大代价换来的。这时候,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要去争夺,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权力规则,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将你视为达成我的目标的对象与工具,总之是试图建立一个都是我说了算的空间。

珍惜规则,实际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我不控制你,更不忍将我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让那个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在亲密关系中,当发现对方已经无情地启动了权力游戏时,你别犯傻启动圣母模式,如果你这么做,很容易将对方推向邪恶的极致,这时,你最好也启动权力规则,让对方知道,你清楚在发生着什么。

对我而言,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当我能特别好地捍卫我的空间,成为一个有强大自我的人时,我才能更好地在某些时候放下自我,去构建“我与你”的关系。

第12章 消失的边界

保持界限的意思是,我们就是雇主和保姆的关系,而不要把她当亲人对待。    如果当亲人对待,对方就容易想:我们应该共享。这件事上,我这样做了,但我是一个不容易守住界限的人,其他事情上,多次破坏界限,结果真的给了别人这种感觉——我们是一体的,我对你尽心尽力,所以就该和你一起共享你的资源……用术语来

讲,就是我们陷入了共生的关系,这时对方就觉得“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了。

孩子和大人的共生关系,其实都是为了制造一种感觉:我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这个关系的共享资源,也包括你。这就是剥削的感觉,婴儿没有资源,也极其无力,需要剥削妈妈。其他时候的共生关系也一样。    共生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剥削。

母婴关系中,有婴儿对母亲的剥削。就是说,当你和别人建立了共生关系时,剥削就会发生,而且剥削时还理直气壮,其中常有的理由是:我把你当最亲的亲人对待,我对你尽心尽力,所以我从你这儿拿多少东西都是应该的。什么?你竟然不允许我拿,你背叛了我,我恨你!

假如再重新开始,那就会变成:借钱就

是借钱,而不会是给钱。如果想对保姆好,可以提高她的工资,这样她钱拿得也有尊严。

所谓界限,就是“我的”和“你的”是分得很清楚的。这是“我的”家,“我的”财产,而不是“我们的”。

界限意识,即我不入侵你的空间,你也别想入侵我的空间,在我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你不能使用“我的”东西。这是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我们容易把它视为无情。同时,我们又总是把软弱当作善良。于是,你以为自己善良,对对方的剥削一再忍让,结果却让对方越来越强地去剥削,而把对方推向了邪恶。所以,好好学习界限意识吧。“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我不剥削你,你也别想剥削我。你哪怕有再漂亮的说法,我也不会允许你剥削我。

第13章 走出共生,开启独自探索之路

我所知道的几个与妈妈纠缠得比较厉害的个案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小时候很少被妈妈抱过;而能有一个人抱着她,对她说,“放心,无论怎样我都会在乎你、爱你”,这是她们最强烈的渴求。

因为这几个个案无一例外,她们的妈妈,在自己也是孩子的时候,一样没有得到妈妈的拥抱。所以,这些妈妈,既没有学会拥抱,内心也有一种不情愿——我没有得到的,为什么给别人?这些妈妈即便年龄很大了,她们也一样渴望拥抱,只不过,她们所渴望的,不是像妈妈一样去拥抱孩子,而是渴望自己像孩子一样被拥抱。

其实,每个男人都是一个小男孩,每个女人都是一个小女孩,他们尽管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但他们心中,仍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所以,在夫妻关系之中,假如总是一个人扮演父母,另一个人扮演孩子,那么扮演父母的一方最终会失去耐心,因为他们也是一个孩子。

在课上的办法比较简单,当她坐着而对方站着时,她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她可以让自己在这种状态中多停留一会儿,看看有什么感受产生。通常,只要静下来在自己所不适应的状态中多停留一会儿,那种“我不存在,她也不存在”的恐慌感就会消失,并会感觉到一定程度的联结感。

所以,在咨询中,我会很关注来访者那些琐细的事情,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会花

整整一小时去聆听,并不断地问:“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念头?”因为在很小的事情中若能找到不同的存在感,这就意味着改变已经开始了。

任何行为都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事实和态度。通常,你可能会认为,要通过一个很严重的事件来表达你很严重的态度。这时,其实你是非常没有底气的,你可能根本不敢表达你的态度,所以想通过一件重大的事情来表达你的态度。假如是这样,你可以先好好准备,然后通过很小的细节来传递你寸步不让的态度。

给自己房间加一把锁这样的做法也许太严重了,其实,他完全可以就从那个水杯开始,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做法,无论父亲怎么不高兴或强势,自己仍然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做法。那么,这样一件小事,就会有里程碑式的价值,因为他从这件很小的事情中传递了很强烈的态度。    这样的小事不需要做太多,通常做上两三件,就已经非常具有价值了。

第14章 做强人父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

他的故事仍可以说明,为什么“富过三代”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其核心原因是,父亲和儿子如何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控制欲强的父母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强势父母的孩子容易制造麻烦

每个人都想在关系中寻找价值感

这样一来,假如我的高价值感“我很棒”是建立在别人的低价值感“你很差”的基础之上,这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才说:“他人即地狱。”

例如,在父母和孩子这一个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想寻找价值感,而且都是想在彼此的身上寻找价值感,但假如父母的高价值感“我很能干”是建立在孩子

的低价值感“你什么都做不了”的基础之上,父母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种关系越彻底,父母就越是孩子的“障碍”。

没有人喜欢低下的自我价值感,当强人的孩子发现,他们无法通过超越父母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后,他们就可能采用另一种方式——通过降低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以缩小自己与父母的价值感的差距。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强人的孩子给父母添乱。

我们都知道“富不过三代”,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此有一句俗话“Great men's sons seldom do well(意译为‘伟人的孩子难成器’)”,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如果给狗喂食前发出一个铃声,那么几次后会发现,仅仅通过铃声就可以令狗产生进食前的反应,譬如分泌唾液。这就意味着,铃声这个条件和食物这个本质事物一样,可以诱发出狗的进食反应。

从好的方面看,这是一种学习,即狗学习到,听见铃声就可以预见食物到来。    但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层迷雾,如果狗对这个条件反射过于执着,它最终会犯一个错误——将铃声和食物混为一谈

如果将食物换成价值感,而将铃声换成财富,就是强人家庭的故事了。本来,财富带来了自我价值感,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妙,但久而久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能会迷失,认为财富才是答案,而遗忘了自我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    从根本上,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所谓做自己,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命的意义。

放到强人家庭,也许强人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或起码说,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挣钱的办法,他因而成

就了他自己。但是,作为强人的孩子,他们也必须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挣钱的办法,而不能仅仅通过拷贝父母的方式。

很多强人都迷失在条件反射的重重迷雾中,他们太成功了,结果不仅热爱成功这个结果,也热爱——经常是更热爱——自己走向成功的方式。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方式能传递下去,而传递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全盘接受自己的这些方式。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方式只是条件,但不是财富的本质,更不是生命的本质。    如果强人父母懂得这一点,鼓励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找到自己挣钱的办法,那么孩子就没有这种诅咒。但假如强人父母非常渴望孩子不仅继承财富,也要继承自己的那一套生存方式,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被劈成两半,这一半是想做自己,而那一半是被迫走父母的路。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家族所追求的是将创始人的精神传递下去,那么能传递三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因为这意味着,第二代和第三代必须牺牲做自己的生命诉求,而去成为父亲或祖父的影子。这意味着,他们不存在。

假如创始人想传递的东西本来就不怎么样,那么第二代就开始败家,实在是再正常

不过的结果了。   所以,生命意义这样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虚幻,恰恰相反,它是最重要的东西。

第16章 溺爱的心理真相

“人在道德上根本就是一个瞎子,怎么可能为另一个人做道德指引?”

我们宛如瞎子,瞎子只触摸到了大象的部分肢体,却认为自己摸到的才是正确的,然后对其他瞎子的看法大肆抨击。我们也一样,我们只是明白了部分道理,却依据这部分道理,对歌迷和杨家大肆抨击。仿佛是,仅仅因为他是“追星狂”,而杨丽娟不仅是“追星狂”,而且还是心理病人,于是我们

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像个圣人一样抨击他们生命的缺陷了。

爱主要是从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学来

要谴责一个人,我们必须弄清楚,那个人有没有错。在这一事件中,杨丽娟和父亲是最容易被攻击的对象,因为他们是这一事件的发起者。杨丽娟追星追到“不孝”的地步,而杨父则用自杀胁迫了明星。

一个人怎样才能有爱的能力?我们能否想爱就去爱?

答案是否定的,爱是学来的,且主要是从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学来的。一个孩子6岁前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最后被他内化到心灵深处,并最终令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这两者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有获得爱的能力。

为什么会有如此残酷的看客心理,我想可能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我们都为别人活着

我们为别人活着,很容易引出一个问题:我既然为你活着,你就要为我做出个样子来!也就是说,我要紧紧地盯着你,看你是否配得上我的付出。    有人认为,父母是不能为自己活着的,父母应该都为孩子而活。这看似不错,但这种逻辑的另一面,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非常高,并且父母会紧紧地盯着孩子,看看孩子是否会辜负自己的期望。一旦看到不符合,父母对孩子就会非常挑剔。

对这一点,在我回老家农村时体会非常深。有的客人聚在一起,很少谈自己的前途、规划或事业,而多是东家长西家短,仔细琢磨的话,差不多都是一个逻辑:我对某某好,但某某对我不如对另一个人好。

二、我们的是非观过于简单    刘小枫说,是非观太简单是很多人的通病。任何一个事情,我们都要找出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即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来。

但是,歌迷那样的事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杨丽娟事件中,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互联网的舆论风暴大致将歌迷和杨家归为了坏人,而将某歌星和杨丽娟所追的明星归为了受害者。但两位名人谈不上是受害者,因为歌迷和杨家只是给他们施加了一点压力,并不能给他们造成具体的损失。

像这样的事件,我们不能再套用那种简单的伦理体系,我们必须看到,这是一种自闭的事件,孤独的事件,歌迷和杨家是施予者,的确有人因此受害,但受害者不是别人,恰恰是他们自己。这样的事情中,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

三、我们能做什么

很多很多时候,对一些悲剧的承受者,你什么都做不到,但只要如天涯论坛的网友“松风听竹”所说,有“一点慈悲和一点宽容”就够了。

第18章 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分裂

一段时间内,“情感的我”或许还能勉强为之,接受“理智的我”的强力驱使,但是,久而久之,一直超负荷运转的“情感的我”就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了,于是最终拒绝接受“理智的我”的指挥。那时候,“情感的我”和“理智的我”就可能会发展到极端敌对的地步,而精神分裂也由此产生

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撕裂    小时候,父母施加压力,我们才有压力。但当“内在的父母”形成后,不需要父母在场,我们一样会感受到压力。只不过,这不再是一个外部过程,而是一个内部过程。董某强烈的强迫、自责和要强,其实就是他“内在的爸爸”对“内在的小孩”不断提出高要求的内部对话过程。

现实中的父母常以为,孩子完全是自己的塑造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让他做任何事。等孩子长大后,这种情形就会变成,他的“内在的父母”以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身体,让自己不知疲倦地努力。

譬如,不理会情绪的需要,那么烦了,还要强迫自己努力学习;不理会身体的需要,尽管感冒,但为了不被笑话,仍然去游泳。

第19章 生活太苦,我们就有可能为“甜”发愁

如果生活太苦我们就有可能为“甜”发愁。    一个穷人,却为假如有了钱该怎么花而发愁。    一个一直没有男朋友的女性,却为假如同时多个男人爱上自己该怎么处理而发愁。    一位男士,一生多舛,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但他却常对别人说,你看我多么自由,自由真好,你难道就不羡慕我吗?

本来,他们都应该为“没有什么”而发愁,但这太伤自尊了,所以,他改成为“有什么”而发愁。这样一来,自尊就得到了保护,他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并不是一无所有。

但是,如果这种方式用得太过,我们的现实知觉能力就会受到损害,并丧失直面真相并从中获益的机会。

阿良不像其他买彩票者,会忐忑不安,会因为期待中奖而紧张。阿良好像不想中奖似的。

我们的观念中,大家隐隐地知道,你中了大奖,会让亲朋好友或同事眼红。如果你中了奖后不想破坏你现有的人际关系,那么最好让大家都分一杯羹。

“我们习惯上认为,你中了大奖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我们都应该分一点出来,这种‘均贫富’的想法,已经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了。”    并且,真中了大奖的话,如何分配绝对是一门学问,处理不好肯定会引起一些麻烦。

他的确是应该为生计而发愁的。    “发愁的情绪,是真的,但发愁的内容,被替换了。”

“为没钱而发愁,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会打击自尊心。于是,不如换一下内容,为有钱而发愁。这样一来,感觉上就好多了,不再是没有面子,甚至还可以骄傲一下。”    为了保护自尊和面子,而替换发愁的内容,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第21章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因为他们既缺乏“内向”的好的人格特点,也缺乏“外向”的与别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注定他们会非常孤独,既不能和同性建立友谊关系,也不能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这种孤独生活令他们更容易沉浸在这种可怕的性幻想中。

一次,雷斯勒和一些专家深入调查了36名连环杀手,发现他们的童年都曾伤痕累累。他们的父母或许看上去很正常,但事实上问题丛生,一半连环杀手的父母有精神疾病,一半罪犯的父母犯过罪,近七成的罪犯的父母酗酒或吸毒,而每一个连环杀手也都是自童年开始就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

雷斯勒认为,8至12岁,是一个男孩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现在引领他们完成这个任务的,不再是妈妈,而是爸爸。但是,他们要么这一时期没有爸爸,要么爸爸是个暴君,酗酒、吸毒、乱交、毒打妻子和儿子。这只能让这些男孩更进一步受到伤害。

本来,对一个男孩而言,父母该是最亲密、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现在伤害他们最重的,恰恰是这两个最亲密的人。这让他们对亲密关系充满恐惧,并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怀有敌意。在母亲和父亲的双重折磨下,他们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暴力关系,只有凌辱和被凌辱的关系。要想不被凌辱,只有去凌辱。

孤独的青春,致命的幻想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不管一个人自诩多么强大,没有关系,尤其是没有亲密关系,这个人的内心一定会出现问题。譬如凡·高,他是绘画天才,但没有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他疯了;再如尼采,他是哲学天才,但他最爱的莎乐美不爱他,他陷入孤独,最后也疯了,说“我是太阳”,那是绝对的自恋,也是绝对的疯狂。    一个人可以很执着,可以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事业,不管那个事业是否被社会认可。但是,他必须有好的亲密关系,否则他有很大的可能会疯狂。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连环杀手,他们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是仇恨、冷漠和敌对,他们的亲密关系的模式也是仇恨、冷漠和敌对,而他们的性关系的模式则是折磨、摧毁和杀戮。并且,在这些连环杀手看来,他们的杀戮是为了“爱”,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是绝对的“占有”。

第22章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如此,就有了一个惯常性的笑话:有一天从地里干活回来了,突然发现自己孩子会在炕上走路了,于是父母一边惊讶一边到处笑着宣扬:我们家孩子自己会走路了。    但是,对孩子来讲,这是极其可怕的经历。我通过咨询发现,如果身边没有人陪着,那意味着,他时刻都处于绝望中,甚至,他时刻都是在和恐惧打交道。    用理性的话来说,即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我想,比贫穷更重要的原因是:可能每个地方都有这样一种主流思维——挣钱胜于带孩子,面子胜于家庭温暖。

相关文章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武志红 第1章 序言 看见,就是爱 之所以新生儿都更漂亮了,是因为现在产检比以往发达太多。婆媳之间的恶性争斗少了,...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我选的书是《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1. 现代人仿佛都变得脆弱、易感,动辄就是原生家庭伤痕……到底为什么脆弱?为什么会...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越多,这个孩子就越有底气,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越不容易受父母控制。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越少,他对自己那...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看见,就是爱。而爱,可以如此有力量。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的话——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真相的距离。 社...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笔记

    之前在得到上订了武志红老师的专栏,之后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看到他出新书了,在亚马逊上有电子版,我毫不犹豫的就下单...

  • 书摘《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力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 “理性情绪疗法”:不是事件导致了你的感受...

  • 读《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这是一本武志红心理学系列的书籍,为了这个读书笔记第二次打开,翻开暴怒是因为全能自恋这一章,发现有些事例里面的人沉浸...

  • 读《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今天时间有点紧,晚饭后我在想要写什么,最终决定,就总结一下之前的读书笔记吧。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这本书我读完有一...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part 1

    这个篇章主要讲的是婴儿时期孩子需要更多的是与父母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互动、关注、反馈是孩子内心满足愉悦的关键养成时期...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读书笔记

    从这本书的序言里,就知道是我喜欢的类型,有很多心理学知识,是我感兴趣的,尤其是与孩子的沟通相处方面,新手妈妈确实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fs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