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温度,感悟的力度,理解的深度。
1.借用数学现象营造认知冲突,获得对面积特性需求的温度。
2.运用由表及里推进的方法,获得对面积本质感悟的力度。
3.活用层次多样的练习平台,获得对面积本质特性理解的深度。
借用,运用,活用…
面积的教学进程:
1,面积的区域表达,(面的感悟)———在一个图形中,被这个图形的外部线段全方位包围住的这个区域,也就是数学图形的面。
2,面积的直观表达,(面的区域有大有小)———直观感知实际物体表面或者平面图形围成的面是有大有小的。换言之,脑海中有黑板面大,课桌面小这样直观的感知。
(1)大小很明显,可以直接观察。
(2)大小差不多,无法直接观察。———提示,一个8米的绳子与一根8米10厘米的绳子水长,为什么?
(3)用面积单位来测量。(直接教学用标准的小正方形来测量。抛去探究哪个图形更合适以及统一单位大小这两个环节。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把最本质的数学赋予孩子。)
3.面积的抽象表达,(面的区域大小可以用数量来表示)———这个数的大小就表示了这个面的面积。对面积大小感悟进入到抽象的数的状态。换言之,用数来表达面积。
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认为,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有多重表征方式,多种方式之间要建立联系,才能深化对这个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学时,要培养儿童用自然语言,表格,图像,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元表征能力。
面积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教学进程:
1.感知面
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中的区域。
2.感知这个区域是有大有小的。
3.这个区域的大小可以通过一个小正方形测量出来。用小正方形的个数来刻画这个区域大小。面的大小叫做面积,面积用数来刻画。或者说,面积是一个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