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66百天写作计划的第26天
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张文宏
我们为什么害怕?因为我们一无所知。
这时,若有人用我们听得懂的话来清楚诠释,至关重要。
而他就是我心中夜空中最亮的星——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以下让我们从诠释、专业、共情三方面来圈粉他。
001 最接地气诠释,公众定海针
“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但病毒也被你闷死了!”
2月6日隔离在家的人们已出现烦躁,开始想骂人、想出门。张文宏作了“高解释”理论水平来诠释“在家隔离”,赋予大家战士的角色,好好在家待着,就是为社会作贡献。
给大学生讲课“大家只要闷两个星期,少说话,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所以,闷两个星期对广大的大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噢。”
他讲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措施,秒懂。
还有“网”课不停,《感染病:人类与微生物的故事》。
能打破知识的诅咒, 把知识揉碎,并重新类比等方式说明白,实属难得。
002深耕专业过硬,奋战在一线
张文宏,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2000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
1993年进入华山医院感染科,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从事访问学者及博士后工作,扎根专业超过26年,多次评为优秀科学带头人。
这样的他,没有官腔。华山医院的病房,其实不需要主任查房,而他一直奔走在一线,更多地是为了消除医生的恐惧,鼓舞大家。
003 敢于说真话,又深刻共情
当被问到血浆疗法时,他说“注射血浆患者立即康复?那是电影看多了。”
而后又补一句“任何疗法在治疗里都只占一部分,对于重病症病人的救治,不靠神药,是依靠所有的力量一起。”
你看,他用事实与科学说话,同时又很懂在当下情况,人们多么希望有“神药”,不让人讨厌地科普着。
结语
2020年4月8日,历时76个日日夜夜,武汉正式解封,这是国内新冠疫情的又一重要时刻。
冬将尽,春可期。这是张文宏医生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战疫将持续,感谢逆行者、奋战在岗位、在家不添乱的我们所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