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尔文发现物种进化的秘密到目前为止,其实生物分类学中并没有狗这个物种。我们所认识的狗,无论是像大麦町(俗称斑点狗)那样的大型犬,还是像约克夏那种超小型犬,其实都是狼的一个家养亚种。
现有的化石和历史遗迹都已经证明,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狗子就已经和人类生活在一起了。经科学家推断,狼群偶然间发现了人类的聚集地,享用人类吃剩下来的猎物,替人类警戒夜间向人类靠近的其他动物,逐渐和人类建立了一种复杂的互利共生关系,从此,人和狗子的命运交织在一起,难舍难分,直到现在。
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变化和选育技术的改进,狗产生了不同的品种。现在我们身边的狗有迷你型到特大型的不同体型,也各有着不同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玩伴犬、工作犬、猎犬、搜寻犬、护卫犬、牧犬等几大类别。但是有趣的是,狗的品种形成所需的时间,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短得多。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年轻的时候饲养的柯基犬,可不像现在那么可爱,而现在女王养的柯基犬,腿短,尾圆,眼睛大且圆,耳朵呈现出了柔和的样子,整体变得更加奶萌,这一变化可以从英国王室的照片上明显的看出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能使一种狗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那么在一万年的时光里,狗和狼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了。
随着狗子与人们的关系变得愈加密切,在人类文化当中,狗自然也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从东到西,我们在不少神话和传说中都能够看到不少狗的形象。在西游记中的精彩表现一炮而红的“哮天犬”,希腊神话中的恶魔地狱三头犬“刻耳柏洛斯”,再到日本现代流行的都市怪谈中的“人面犬”,狗早已,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西方流传下来的谚语当中,狗的形象通常都是比较中性和正面的,比如“Every dog has his day”是人人都有的意思,“Lucky dog”则是幸运儿的意思。但是,在我们中国的俗语当中,狗的形象却往往比较偏负面,比如“鸡鸣狗盗”、“狗屎运”、“单身狗狗”(额,单身狗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走狗”等,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和狗在打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有关。
对于西方文明而言,打猎早已不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却一直是精英阶层的挚爱。在打猎的过程中,狗充当的角色是同伴,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守护者,即便对于平民而言,狗也是牲畜的看护人,一条出色的狗甚至能够提高一家人的生活水平。而对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打猎一直入不了文人士大夫的眼,对于平民而言,打猎也不是什么正道,更多的作用只是看家护院,甚至被视作祭祀的祭品或“储备粮”。
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狗狗那么可爱,怎么可能不养狗呢,当自家的宠物狗狗与你有了很多年感情之后,你会把它当做亲人看待,舍不得它离开。即便他有着一丝狼的血性,在你的面前它永远都是那个对你摇尾巴的小奶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