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作者: 洛苋 | 来源:发表于2016-10-13 19:39 被阅读508次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又是一本百无聊奈的鸡汤书,并不愿意去读去理解去感受。但是这却是会长推荐读的书,于是耐着性子读了下去,却发现远不向我想的这样。

引经据典

     明清时期的张廷钰,民国时期的曾国藩等这些真实例子一次次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成大事者不纠结”。

       若说纠结,我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当有两件事情一前一后摆在我的面前时,我便很快乱了章法,不知所措。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的捋一捋时,便很快有了对策。

         纠结,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心里暗示。当繁杂的事情摆在眼前的时候,人便会有一种惰性,想要偷懒,想要放弃。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没有偷懒,没有放弃呢?

             我猜,不偷懒,不放弃。这便是作者心中的成大事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吧!

意味深长

           其中某些句子从出现到结束,一直蕴含着作者的特殊感情。第一次读很平常,再看一次,“咦,怎么意思就变了呢?”再反复看一次,似乎就有点明白作者为什么将这句子放这儿了。细细的品味,着实挺有趣呢。

         比如:“一想多,他的行为机会变形;行为一变形,对方心里就会结疙瘩;对方心里结疙瘩,对方的行为也会变形,最后双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冲突。”

        这句话是肃顺被杀后作者的反思结果。当然,只有读了肃顺的事情,这句话才能读懂啦。这句话我已经读了三遍,我还在慢慢的回味中喔,不知道等会再读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番感受呢?

        我认为呢,这其实是作者告诉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收获良多

         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我是深有体会的。就比如第二章:除了你自己,没人靠的住。里面讲了拿破仑,卢梭的例子,但在这里,我想说我自己的例子。

        从小,我便一直生活在众人的宠爱中,所以公主病的形成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事情我还没有开始想就已经有人帮我安排好了,我很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慢慢地,我便觉得所有人把好处让给我,好东西分享给我,这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到了高三,在生活的忙碌,学习的紧张等多种压力下,我活的越来越痛苦。朋友们忙碌的时候不小心地忽略,不经意地遗忘,学习上的压力,老师的教导,让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都应该靠自己去争取。我开始自己一个人去吃饭,自己单独的刷题,自己独自去请教老师,自己去。。。成绩的上升,朋友的理解,自我能力的提高。我忽然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果让我觉得很满足,很充实。

        但是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坏毛病没有改掉,但是我有信心去改,有意愿去改,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自己的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这便是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

相关文章

  •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又是一本百无聊奈的鸡汤书,并不愿意去读去理解去感受。但是这却是会长推荐读的书,于是...

  • 2018-01-23

    【我在悦读】木鱼 2018.1.23 书名:《成大事者不纠结》 作者:罗振宇 篇目:第二章成大事者不纠结 收获: ...

  • 年轻人从曾国藩身上学这两点,你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虽说关注罗胖是从他的《罗辑思维》开始了解的,但是看这本书...

  • 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 2021-06-27

    成大事者不纠结。

  • 成大事者不纠结

    今天有一件大事:我的学生上午参加了中考体测。我没有去现场,但是从班级群里发的照片,能感觉到孩子们异常兴奋。毕竟,这...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我这里说的纠结,是与「豁达」相对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容易自伤自怜、责怪他人、心胸狭窄……...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标签: 读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但实际看完以后觉得像历史书,不同的是这本历史书没有什么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成大事者不纠结》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tg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