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
拖延症患者之IBM案(5):背后捅刀子的,都是自己人

拖延症患者之IBM案(5):背后捅刀子的,都是自己人

作者: 竞争者的垄断梦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1:36 被阅读0次

真事 / 故事 / 反垄断的故事 / 大公司垄断的故事 

曲创(原创)欢迎关注竞争者的垄断梦


飘飘然的Hollerith

1890年的人口普查使Hollerith和他的制表机一举成名,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秀例子。

转眼就到了1900年,又到了每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年份,美国人口普查局上上下下都撸起了袖子,准备加油干。

有了制表机再多10年的功力加持,他们相信这次的数据汇总统计工作肯定比上次的还快还好。

“Hi,Hollerith!上次我们只用了6年就完成了,这次能否超越,就看你的了!”

“嗯,这个……,有件事我们需要先谈谈,就是这些制表机的租金……”

上回说到,虽然身份还是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工作人员,但Hollerith早早地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靠制表机发家致富。

“只租不售”是当时流行的销售方式,他需要完全掌控自己的机器外,直到永远;

他还需要卖配件、耗材……,这些“小东西”和“大机器”相比哪个更赚钱,还真不一定。

已经成名的Hollerith有点飘,他拿准了人口普查局已经离不开他的制表机。新普查马上开始,不用制表机,再返回手工处理数据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轻飘飘地向人口普查局说了两个字:

“涨价”

硬核派的新局长

得知Hollerith要涨制表机的租金,人口普查局里开了锅:

“这小子怎么能这样?!好歹现在还是局里的人啊!自家人的钱也要挣本来就不应该了,现在还要涨价?!”

“过河拆桥!他都忘了这么些年局里是怎么支持他的了?!没有局里提供的大数据做实验,他怎么去改良机器啊!这机器得有一半功劳是局里的吧?”

“哎,别忘了,人家当初来咱们这里之前就已经拿到专利了,到咱们这儿显然不是为了升职加薪,就是为了用咱的数据啊。可惜了局里这么些年一直傻呵呵地投人投钱帮他一起研发,到头来成果都是人家的,我们就是个冤大头!”

“趁人之危!这绝对是趁人之危!知道新的普查马上开始,离了他的机器玩不转!这个节骨眼上涨价,没良心啊!我们就没什么办法么?只能这么任他宰割?”

……

新上任的人口普查局局长Simon North有点烦。人口普查局这几年很风光,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做出了成绩,公众和国会都看在眼里。

自己刚进入这个广阔天地,正想大有作为一番,就遇到了这么个难题,Hollerith这小子可真不厚道。

North局长阴着脸沉思了很久,人口普查这个大事是不能耽误的,而且必须干好,干得一次比一次好,这是不能动摇的基本点。

普查要用到制表机,这也是不可改变的。

正因为离不开,Hollerith才敢提价,以收回机器相要挟。

正因为离不开,所以不能这样下去,得想个办法彻底解决Hollerith的勒索。

North局长想明白了,制表机必须得用,但不是必须得用Hollerith的。局里参与机器研发改良的人对机器都很了解,自己造不是造不出来,只是限于专利的约束没法造。

办法总比问题多。造机器的技术都有了,那下一步就想法规避掉Hollerith的专利!反正不能就这么被他永远牵着鼻子走。

North决定和Hollerith死怼,他十分硬气地把人口普查局里所有属于Hollerith的制表机都还了回去!

“让你涨价,老子不租了!”

这下Hollerith傻眼了:这家伙是不是疯了?没了这些机器,他拿什么来处理数据?

Hollerith没有想到,在他利用人口普查局的资源改进制表机的同时,也留下了技术和经验,这种技术传播不是几份专利就能杜绝的。

搬起的石头,还是砸了自己的脚。

天意,制表机也算不出来的天意。

战斗民族出场

1907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开招募工程师,目的很单纯:开发高速制表机。

在大堆应聘者中,James Legrand Powers入选。

这位兄dei来自人见人躲的高能战斗力地区:乌克兰的敖德萨,前苏联的机器制造业中心之一。

历史啊,传承啊,这东西你不服是不行的,就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西湖的龙井、重庆的火锅、武汉的热干面、哈尔滨的大红肠,都这样。

人也一样,敖德萨出来的,天生对机器就是内行。

North局长交待给Powers的任务是改进制表机,而关键任务是:

如何避开Hollerith的专利障碍。

OK,那就刻意的“我们不一样”吧。

在识别卡片孔位这个关键环节上,Hollerith的制表机使用了电子探头,于是Powers改成了机械探头,在技术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就没有了专利侵权的嫌疑。

意外发生了,看上去档次要低一个级别的机械探头,由于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故障率低,到头来处理卡片的速度居然比Hollerith的电子探头机器还要快。

Powers还做了其他的改进,例如他的机器最后可以自动打印数据汇总结果,而Hollerith的机器还得人工记录。Powers的制表机比Hollerith的机器更快、更便宜,还更准确,给Hollerith带来了沉重打击。

当然,Powers在这个过程中也没忘了给自己申请一堆和制表机相关的专利: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一切,依然是在人口普查局的支持下完成的。美国人口普查局,这个彻头彻尾的政府机构,就这么在人类信息化的历史上留下了谁也抹不掉的一笔。

让我们再次佩服这种敬业精神5秒钟!

历史重演

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首次全面使用了Powers的制表机处理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除了个别机器出了故障之外,结果十分令人满意。

据可靠的小道消息,美国人口普查局特别安排古巴政府在1908-1909年的人口普查中使用了这些新机器,为了测试机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古巴:???)

现在,经过实战检验的Powers制表机已经全面超越了Hollerith,人口普查局似乎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可是

1911年,Powers成立了自己的制表机公司Powers 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后来更名为Powers Accounting Machine Company,也走上了商业化一心挣钱的道路:

1896年,Hollerith成立了自己的The 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

1911年,Powers成立自己的Powers 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

很像是吧,人口普查局开始有莫名的担心。

把Powers招来开发制表机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Hollerith笼罩在普查局上的阴影,Powers赶走了Hollerith,然后自己变成了阴影。

求人口普查局的心理阴影面积。

Powers的小心机

在Powers“去同求异”的研发过程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和Hollerith机器的差异,防止专利侵权。但有一件事他保持了和Hollerith的高度一致:

卡片尺寸和Hollerith的制表机完全通用。

上面显示了铁路、百货公司、保险公司三个行业中使用的卡片,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特定数据格式要求,因此卡片上的孔位都是定制的,一行一列代表什么信息也都是自己设置的。

这个基于卡片打孔位置的信息系统是一个贯穿全公司信息处理和应用所有环节的整体,一旦设定再改动很麻烦。

Powers的制表机比Hollerith的要好,但如果让客户放弃已经采用并且习惯了的Hollerith卡片系统,另起炉灶使用Powers的新卡片,代价太大。

现有的卡片如何处理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些堆成山的卡片不仅仅是卡片,还是原始数据。

这问题相当于你买了个不带光驱的新电脑,可你还有一大堆存有重要数据的光盘,怎么办?

Powers的解决办法是让自己的机器和Hollerith的卡片完全兼容,这样客户就会很容易的从使用Hollerith的机器转到他的。

卡片都是一样的,换机器很简单,本来也是租的嘛,下个月不租就是了。

“只租不售”还真是个双刃剑,到底是否不利于竞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凭借机器本身的优越,和卡片的兼容性,Powers很快就在商业市场上赶超了Hollerith。

1927年,一家叫Remington Rand的公司成立,他有两个拳头产品:

打字机和手枪

一文一武,很是般配。

这家文武双全的公司成立不久后就收购了Powers的公司,于是,制表机市场上的两大巨头变成了Remington和Hollerith。

两大巨头显然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是那张小小的两家兼容的卡片,却导致了两大巨头的亲密关系,并且引发了无穷的麻烦。

人口普查局担心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未完待续)


真事 / 故事 / 反垄断的故事 / 大公司垄断的故事

曲创(原创)欢迎关注竞争者的垄断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症患者之IBM案(5):背后捅刀子的,都是自己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tu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