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的事一直在我脑子里打转,其实前两天我已经动笔写了800多字,但是越写越不对劲,满篇都是困难、困难、困难,我自己也是牢骚满腹,于是打住,告诉自己,我并不想把这样一篇毫无营养且充斥着负面情绪的文章带到写作社里,于是周更的事搁置了两天,每次提醒自己要动笔的时候,我都觉得时候没到,我不想为了写而写,我在等那个时刻,那个我迫不及待想写的时刻,直觉告诉我,那个时刻不会太远。
终于,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拿出电脑,开写。促成这个时刻的原因是,我看到了我很喜欢的公众号主理人雨薇(在此安利一下她的公众号:爱永不息CouragetoBecome)提到的一个观点:如果老师要以赋权的方式教学,ta们自己必须要主动活得像个完整的人,致力于追求身心灵合一的自我实现。我想,如果我想要成为一名人生教练/心理咨询师,那么我也要践行这个原则,不要被困难打倒,不要被客观条件限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这两天我在不断摸索和尝试的,就是这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何不记录下来,这不是比满腹抱怨牢骚要有意义的多?
这两天虽然没有动笔,但是脑子没停止过打转,心里想着自己的那些困难,怎么解决?所有的困难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有很多看起来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要想解决A,就要解决B,但要解决B,前提条件是有A。乱糟糟没个头绪。
但是给自己布置的每日学习任务不能停,于是上午九点,我又准时坐在了书桌前,翻资料的时候看到一段非常精彩,是论述心理咨询和教练的区别的。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我这两天在用教练的思路来解决需要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的问题,然后又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在解决需要用教练的思路解决的问题,乱了套了。我要做的,是先让自己静下心来,看看我的内在到底怎么了,回到过去,去给自己做点疗愈。等我能平静下来,再用教练的方式,放眼未来,看看我的目标要怎么实现。
于是我开始了自我疗愈,看到自己的模式,看到过往的经历,看到过去对自己的影响,看到这个部分给我的贡献,看到我还在用这样的模式与世界互动,看到我可以做新的选择决定,并好好的与过去告别。一顿操作下来,我脑子里的那些声音终于静下来了。
于是我拿出一张纸,来吧,自我教练,开始。我的目标是什么,困难在哪里,写下我的思路,不必完美,解决不了的就暂时搁置,先把能解决的解决了。于是写了方案一,但是并不满意,最大的卡点--钱的问题怎么解决?问了问自己的内心,我并不愿意为了钱去出卖自己宝贵的时间,我希望把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用在刀刃上。
好,开动脑筋,换个角度,还有什么方案?钱是必须的么?有多必须?除了用钱,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解决?
我告诉自己,不要让钱限制住我的思路,不要像小时候父母告诉我的那样,没有钱就寸步难行,把这个限制性思维拿掉,还有什么办法?
仔细看了一下,其实第一个方案里所有涉及到钱的东西,拆解开来,背后是其他一些我需要的资源,只不过我在方案一里统统选择了用钱来购买。那拆解开来,我需要的是什么资源?我一一列出来,惊喜的发现,不用钱我也照样能实现,而且我手头的资源是如此丰富,我在写方案一的时候,被钱障碍住了,注意力只放在了没钱怎么办上。而当我把那个关于钱的限制性信念拿掉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借助的资源有很多,钱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于是埋头写下方案二,可行,真是太可行了。将具体的实施办法写出来,一项一项执行下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此同时,我也从自己的实践中领会到了心理咨询和教练各自工作的边界在哪里,虽然心理咨询和教练本身都不是着眼在问题上,工作的内容也有一些相通之处,但是理解它们的不同,更有利于在与客户工作之初助人者找到自身的定位,也能让客户更清楚自己购买的是什么样的服务,是否与他的期望相一致。以往,我在这个点上一直很糊涂,有时候用咨询的方式疗愈自己的时候,我是舒服了,但是我的现实问题还在那搁着呢。有时候用教练的方式自我教练的时候,总觉得有个伤口还在那隐隐做痛,好像这个过程少了点啥。今天终于搞清楚了,我在与自己工作的时候,我到底想获得的是什么,这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非常开心!
于此同时,我也想到了我非常尊重和喜欢的钟叔河老先生接受的《十三邀》的那期采访,里面有提到老先生是怎么在困难重重各种受限的情况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比如说他供职的出版社每年给每个编辑两个书号,也就是说每个编辑每年只能出两本书,但是钟老先生想出的是一套书,如果一年出两本,那影响力就大打折扣了,钟老先生跟出版社说:我这几年都不出书了,我攒着总行了吧。这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钟老都一点点的克服了,我佩服的是钟老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在他艰难坎坷的一生中,彷佛什么都难不倒他。
最后的最后,想感谢所有给我带来启发的人们,感谢雨薇,感谢钟老先生,感谢所有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带来灵感的人们,我就像一个学生一样不断的被各种各样的老师滋养着,我相信世界对我的慷慨,也感谢世界给予我的最大的善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