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格物是正念头存天理(1/6)

17格物是正念头存天理(1/6)

作者: 王嵘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16:11 被阅读0次

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圣外王之人,听着很遥远,不,只要在所有事情上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即可实现。

《传习录》中徐爱录的第六条前半部分是阳明先生讲什么是“格物”。

“格”是正的意思,“物”指的是“事”。

所谓“格物”就是在所有事情上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就是格物。

为什么正了念头致良知就能做到内圣外王?

就像尧、舜、禹是圣人,孔子也是圣人,但他们每个圣人所做的事并不相同,不是后人学了前人所做的事,才会成为另一位圣人。而是“正”自己的念去致良知,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才成为了另一位圣人。

只要在所有事情上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致良知。

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我们每个人也就都可以达到内圣外王从容面对无常的生活境界。

“王嵘读书”视频原创稿(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公众号同时试发)

相关文章

  • 17格物是正念头存天理(1/6)

    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圣外王之人,听着很遥远,不,只要在所有事情上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即可实现。...

  • 理学与心学

    1. 理学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2. 心学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 王阳明

    格物致知, 存天理,去私欲。 知行合一 良知,是非之心。

  • 天理和人欲

    先生(王阳明)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 致良知(2021.10.2)

    《传习录上》7.8.9,连续读了一个礼拜了,还是在糊涂着。 格物,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存天理,即是穷理...

  • 阳明心学学习笔记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学习理解:这里讲的是《大学》格物致知里面的格物,格物就是要那些不正的念头复归于正...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82】

    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以下黄以方录。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

  • 唯物唯心

    辩证统一。 后世传颂朱熹主张“存天理,去人欲”。人欲好说,天理为何?王阳明用十几年去思考朱熹的格物穷理,其中包括格...

  • 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 06

    十行采集: 1.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格物致知”是心学的基调,他后来提“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则是探索模式。15...

  • 2023-02-01 去沙尘木屑,获清澈良知

    第41期致良知线上格物班2班学习第11天 时间:2023年1月30日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自觉自省,修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格物是正念头存天理(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wc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