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
读过10000本书是种什么体验?

读过10000本书是种什么体验?

作者: 萌橦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6-21 17:58 被阅读0次

    我小时候经常问我妈,“为什么我家不是开小卖店的?那样我就有吃不完的零食,喝不完的饮料。”

    我妈说,“等你长大自己挣钱开小卖店吧。”

    长大后,我虽然没开成小卖店,但是吃货本性却没有改,可见心中所想所念,即便没有按照既定的愿望展现,也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去实现。

    而今天说的这个人就不一样了,他小时候问妈妈,“为什么我不是书店老板的儿子呢?”

    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家是开书店的,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翻阅自己喜欢的书,还不用花钱。”

    因为总是喜欢缠着父母问东问西,所以父母给他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他视若珍宝,如饥似渴地阅读。

    长辈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他说“什么种类都无所谓,我想要书。”

    整个学生时代的他,就是在无时无刻地看书中度过,大学有段时间甚至每天阅读15小时;工作后,为了在工作时间看书不被老板骂,所以拿出百科全书,边查资料的同时还能满足自己的看书欲望。

    这个人从小就中了读书的“毒”,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读书带给他的充实,足够一生的养分。

    这个人叫出口治明,现在是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

    他曾是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室咨询师、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师、Life Net生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出生于1948年,一生热爱读书,阅读量超过10000本,真正名副其实的“读书破万卷”,即使是在创立Life Net公司初期最繁忙的阶段,也能每周阅读3-4本书,是日本最知名的“读书家”。

    在这本《书的使用法》中,他从自己长久的阅读经验出发,详细为我们讲述了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使用书本知识为自己的事业助力,以及如何与书“交流”、如何更高效地“使用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个名副其实的书虫是如何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到极致,如何在做喜欢的事的同时,让自己的人生也充实饱满。

    01 人生三分之一的修养,是从书中来的

    出口治明在书中讲到,让自己获得修养有效的三个途径,一是从他人处学习;二是从书中学习;三是从旅行中学习。

    他讲到如果想真正认识世界,需要用一种“纵横思考法”来学习和吸收世界上的知识。

    纵思考,就是根据时间轴来学习,比如学习古经典籍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个人认为,科幻也可以作为纵思考来学习,因为科幻是站在当代眺望未来,也是一种时间轴。

    横思考,就是运用空间轴来学习,横向对比同一领域内,国内外的研究和成果,进行实际的尝试和旅行。

    比如想要了解埃及金字塔,首先需要了解金字塔的前世今生,也就是它的历史,它的能查到的确切的资料,其次是对比今天对于金字塔得出的研究和结论,然后真正去到金字塔所在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旅行。

    当然了,这是对于想要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人的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只是感兴趣,那么从书本上就足够了解了。去旅行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必需品。

    作者讲到,如果对一件事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研究,就可以从比较长远和全面的视角了解真相,不太容易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做出的研究成果也会比较客观。

    他在后面的章节中讲到,他从书本里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从人和旅行上获得的,如果用10分来形容,他从人、书、旅行中获得知识的比例是“2.5:5:2.5”。

    出口治明个人的人生经验的五成都是从书本中获得的,我们也可以规划一下自己学习的比例,如果喜欢和人打交道,那么就增加与人交往的时间,并且思考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如果喜欢看书,就增加读书的时间;如果喜欢旅行,就增加旅行的时间。

    02 好书似毒,深入骨髓

    作者在书中讲到,书有5个优越性:

    1、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经过时间的洗礼和一再出版的考验,很少会出现硬伤性错误。能够流传百年的作品如《论语》、《国富论》等,一定具有极其普遍的,涉及事物本质的内容。

    2、看书花费的成本要远远小于与人应酬和出门旅行。他讲到只要花上700日元就可以从《林肯演讲集》中了解林肯总统,就像和他见了一面一样。

    3、读书不受场合限制,只要想读,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可以随时进行阅读。

    4、时间轴和空间轴具有压倒性的广度与深度。在书上可以找到几千年前记录的事情,可以穿越时空与当时的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游记类书籍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可谓纵横广阔。

    5、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可以使人拥有凌驾于亲身体验之上的感染力,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好书似毒,能让人欲罢不能,在脑海中留下绝不逊色于亲身体验的鲜明记忆和影像。

    那么到底要怎么选书呢?

    作者只有一个简单的建议:选自己喜欢的。

    乍一听感觉说了等于没说一样,但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如果能做到自己按心情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很多时候是很难的。

    他之所以能够五十年如一日,每天如饥似渴地读书,工作后保持在平均每周10本书,即使在创业之初最繁忙的时候,也会一周阅读3-4本书,凭借的就是那股对书的热爱,他说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书痴。

    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长久做下去,无论是喜欢读书,喜欢摄影,还是喜欢旅行,都是源于热爱,才能让自己一直乐此不疲,虽然可能会经历挫折,或者没有机会去做,但是一旦有机会,喜欢做这件事的人都会去做的,因为这份喜欢是发自心底,没有任何其他的理由。

    还有几个方法可以进行学习,除了书中,还可以从报纸和互联网进行学习,不过这三者还是有区别的。

    报纸虽然在时效性上和互联网没法比,但它对于多个事件按价值高低的顺序来排序,是非常系统有效的,就是作者所说的“文脉”。

    报纸会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整理,按照哪个最重要的顺序来分配版面。

    现今虽然很多的传统报纸都转变成新媒体形式,但是报纸的功用还是会将一些重要事件进行排序,其实实际的内核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形式而已。

    而互联网本身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时效性和检索方便,但是弊端就是消息真假参差不齐,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思维,不能人云亦云全盘接受,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书的优势则是将知识整合到一起,让我们的知识能有系统,有因有果,有迹可循。

    03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如何读?

     关于为什么要读经典,作者总结了四点:

    1、超越时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出错率很低。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适用于大部分古典书籍。

    虽然前人也说过很多错误的观点,但错误的、愚蠢的,一定经不起时间的推敲,随着时间流逝,就自然而然消失了。而能够流传下来的,在某种程度上一定具有某种意义,对人们的思考有一定的帮助。

    2、能够学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喜怒哀乐。

    虽然现今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无需手动,实现了自动化,但是作者表示,我们的大脑从大约13000年前就完成了进化,而在不断进化的,不是大脑,而是帮助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工具。

    就如今天的智能手机、自动驾驶等,进化的都是工具,而不是人的大脑。

    所以说在很久远的年代,人们创作出的经典书籍,其思想也同样可以指导今天的人们。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将《威尼斯商人》披上现代的外衣搬上舞台,身着西装的商人,拿着公文包,打着电话,在电脑上处理事情。虽然时代背景、设备都换了,但故事仍然可以很精彩,一点也不违和。

    这是因为《威尼斯商人》中描写的故事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放在哪个时代,都能引起共鸣,这也是经典之所以经典,能够流传百世的原因。

    3、可以作为案例分析学习

    在很多经典著作里出现的人物,都可以作为社会案例来分析,无论是从心理、社会、情感、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多代表人物,比如哈姆雷特代表了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类型,可以作为同一类人物进行心理、行为等分析。

    作为新媒体写作者,从经典著作里学习典型案例,是一门必须课,需要仔细学习很多的经典,对比分析,深入思考,才能写出有深度、给人以帮助的文章。

    “阅读古经典籍,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地获得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我们不用从头开始思考,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心怀感激地利用前人总结下来的知识就可以了。”

    4、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

    这就如同滑雪一样,如果想学习滑雪,一定要找专业的教练,而不是去拜托朋友。

    如果找教练学习,虽然会花很多钱,但经过严格训练,一个人很快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技巧,也许会成为一个滑雪高手;但是找朋友帮助,朋友大概率不会很严厉,也不用花钱,但是能不能很快学会,就难说了,而且可能还会学会朋友不正确的滑雪习惯。

    锻炼自主思考能力也是如此,一定是先从那些流传下来的权威人士写的经典著作开始,在阅读的过程中,思想与思想相碰撞,产生更多的灵感。

    关于如何选择经典来阅读,作者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1、经典书籍,建议从薄书开始读起,可以先去书店找10本同一领域的经典薄书。

    这跟之前分享的学习新领域内容要从厚书学起是不一样的,因为很多经典大部头书籍,如果不具备一些综合素养,直接上来读是读不下去的,如果硬要读的话,可能会让人产生挫败感,产生厌烦的情绪,之后可能再也不想看书。

    所以读经典可以先从薄书读起。

    2、根据主题找2-3本自己感兴趣的作品。

    比如如果想读世界经典文学,可以为自己列一个书单,俄国的,法国的,英国的等等,每个国家列十本,翻翻简介,翻翻目录,然后找出最感兴趣的2-3本进行精读。

    3、看完以后觉得有意思,可以在同一题材内挖掘更多的书。

    比如如果喜欢《傲慢与偏见》,可以把作者其他的书都找来看看,喜欢马尔克斯,可以找出他的作品,通过马尔克斯自传,还可以知道很多他喜欢的作家,那些作家的作品都可以找来看看。

    总之,读书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兴趣之上,只有兴趣,才能驱动人一直做下去。

    结语

    翻开《书的使用法》,不仅在品悦出口治明一生的阅读经验,更是给我们自己的阅读以启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经验,也正是读书的一大益处。

    你也喜欢读书吗?不妨用一个下午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一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10000本书是种什么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ye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