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很久为什么一个单词读出来感觉上没有什么错误,也尽量去模仿一句话的腔调,但就是达不到原音的效果呢?口语晨读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涌现了许多思考。
其实很感激小学那会,英语老师有认真去教我们音标(现在的小孩学英语好像不怎么专门学了),也庆幸自己去啃过了。靠着它们,起码让我学会了速记单词——只要知道怎么读,大概能猜出来怎么写。后来知道怎么正确读出来还不满意,我就开始琢磨怎样能做到像英文广播那样地道好听的腔调,于是我就去跟读。听了也跟了一段时间下来,尽管一个单词读出来感觉上没有什么错误,也尽量模仿了整句话的语调,但总觉得差了那么些质感,读起来轻飘飘的。加入了晨读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以前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在盲目追求广播音那种速度和腔调的同时,舍弃了最基本的东西——咬字~母。形象点说就是,我在发音的时候,并没有很“用力”,一来是没有把字词咬到位(白学了音标),二来也是没有用腹部借力(也不会用)。自己一直也是没有意识到这个最基础的问题;而且我总是喜欢新鲜的材料,所以没有把一篇文章或段落吃透的情况下,我就急着想吃下一篇了。习惯有时候也会养成错误的,如果不在每个节点融入总结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