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于1956年初次出版
作者: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当我们教授知识时,我们遗漏了教授对人的发展最重要的知识:一个成熟的、爱着的人的身教,这种教育只能由这样一个人的在场才能实现。
如果我们不能始终保持一个成熟生命的形象,那么,我们确实面临着整个文化传统毁于一旦的可能性。这个传统的基础主要地不是在传递一定的知识,而是在传递一定的人格。
与自恋(弗洛伊德提出的)相对立的是客观性;这是一种按照其现实面目,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的能力,是能够把客观的图景和由欲望恐惧所构成的图景区分开来的能力。(井中月)
不这么极端(或许只是不这么明显吧)的扭曲是在人际关系间的扭曲,这种扭曲是很常见的。天下有多少父母是在体悟着甚或切身地关注着孩子的自我感受和独自感受呢?他们不都常常是根据孩子对他们的顺从、给他们的快乐、给他们带来的荣耀等等来体会孩子的反应吗?
客观地思维的能力就是理性;理性背后的情感态度事谦卑。只有从幼稚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梦之醒来,只有达到一种谦卑的态度,客观地思维和运用理性才有可能。
爱的艺术的实践是要求信念的实践。
什么是信念?难道信念必定是相信上帝、或相信宗教教义的问题吗?
我理解的非理性的信念就是建立在屈从于非理性权威基础上的对某个人或某种思想的信仰。与此相反,理性信念则是根植于人对自己的思想或情感的体验的一种确信。理性信念主要的不是信仰什么,而是我们的确信具有的肯定性和必然性。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不如说是一个充满完整人性的性格品质。
这种信念,根植于人自身的经验,根植于人对自身思考、观察和判断能力的信任。
除非我们信任我们自己的持续性,否则,我们的实在感就会受到威胁,这样,我们就得依赖其他人,把他们的认可看作是我们实在感的基础。
在这些条件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在孩子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要信任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这种信念的存在,使教育和控制之间产生了区别。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潜在可能性。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控制建立在对潜在可能性的发展缺乏信念的基础上,建立在确信只有成年人才能给孩子灌输好的东西、同时压抑似乎不好的东西,孩子才能顺利成长的基础上。
它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基础上:给予了适当的条件,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将有能力建造一个由平等、正义和爱的原则所支配的社会秩序。人类尚未完成这样一种秩序的建造,因此,要确信人类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信念。
(也许去中心化是未来可行的一种社会秩序)
非理性信念深深地忽略了人的潜在可能性和人的成长。对应权力,没有理性信念可言,只有对权力的屈从;对那些持有权力的人,只有保持它的希望。尽管对许多人来说,权力似乎是世上最真实的东西,但人类的历史却已证明,在人类的所有成就中,它是最不稳定的。由于事实上的信念和权力是互相排斥的,因而所有原先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宗教和政治制度,如果它们依靠权力或与权力结盟的话,它们就会腐败,最终会失去它们具有的力量。
社会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加以组织: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社会的爱的本性不是与他的社会存在相分离,而是与其社会存在结合成一体。如果,像我已经力图说明的那样,爱,真的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唯一合理、唯一令人满意的回答,那么,任何相对的排斥的爱的发展的社会,从长远的观点看,都必将腐烂、枯萎、最后毁灭于对人类本性的基本要求的否定。的确,谈论爱不是“说教”,其理由很简单,因为谈论爱意味着谈论每个人终极的真正的需要。这种需要晦暗不清,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分析爱的本质正是要发现爱在今天的普遍匮乏,正是要批判应对此复杂的社会条件。相信爱可以成为一种社会的,而不只是例外的个别现象,正是建立在洞察人类本性基础上的理性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