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爸跟我妈说我姑娘写的文章挺好的”
我:爸看得到么?还是别人家的爸?
姐:你爸啊。妈想看,爸说你自己有,妈说没有啊,看不到。
我,突然就特别想哭,很抱歉,我又一次“自作主张”了。
我以为爸妈是看不到的。年前开了公众号的时候,有次和姐姐讲过,我想打开朋友圈,让爸妈也看到,可是还是犹豫了。就像所有人看到的那样,我的灵感源于被放大的生活细节,挺害怕这种文字里透出来的情绪会让他们为我担心。所以,后来慢慢就关掉了权限。老爸是后来才开始玩微信的,所以忘记了。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我写的东西他都看了,因为他从来没问过,也没点过赞。今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就特别想哭。再怎么藏,也还是会让他们担心。不过心里也特别开心,至少在爸妈眼里,我喜欢的这件事并没有太糟糕。
以前,我并没有这么敏感,至少小学初中还不是。那时候,姐姐给我买的东西,都是黑蓝的,男孩子的款式,我觉得酷酷的。爸妈也应该觉得我朋友很多,是那种心大的孩子。后来因为心结(故事太长,就省略了)变得越发细腻。高一那年,班主任看了我写的东西,就给老妈打电话了。当时我并不知情,直到有次无意中提起,才知道他们也知道我心里超级敏感,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大咧咧。不过,我一直没有正面去聊过这个话题。我们家都很像的一点就是,不会表达感情。越亲昵越不会挂在嘴上,只会放在心里――我是爱你的,所以沉默宣告都是爱你;你是爱我的,所以不语张扬都知道你爱着。
虽然我真的没主见,但是从小到大,在学什么,去哪,干嘛的路上,我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决定。所以怎么样,讲什么,留什么的问题上,我也常常自作主张。前者是忘记顾虑周全,所以总是绕远;后者是刻意不去顾虑周全,害怕再没勇气。
关于老妈没看到这件事
和多数人一样的是,我希望只有喜没有忧,我希望只做骄傲不做负担。我希望每逢别人提起我,爸妈嘴角上扬,都是满足感,尽管这样听起来有点俗。
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我希望留一个特别的“地盘”。我希望我写的东西不只是为了给别人看,我希望喜怒哀乐都不非得隐藏。我希望有些东西还纯粹的时候,留着当做忘记包装,哪怕这样的”赤裸“会带着负能量。
关于“地盘”这件事
大一的时候就想做公众号了,开始是因为要转专业搁置。后来发现很多人都在做,遍地的自媒体,觉得自己资质不够好,墨水不够多,就不去挤着过桥了。有天,看到李尚龙说,很多自媒体都是借着J型曲线的发展趋势,消费这个身份。无论你写的是什么,努力写到最好,不留遗憾就好。想了很久,还是开了。我可能走很久都追不到别人。不过没关系,因为我的打算里,没有这一项。决定做的时候,也想过自己可能老么久才会推送一篇,但是还是想试试看。当然这个决定之前是有催化剂的:我和一个叫蓉儿的姑娘只见过一面,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擦肩而过。她是大学同学的同学,来找同学玩的时候在食堂碰到。忘记怎么成了微信好友的了,不过一直没聊过。有天夜里,我刚码完字,她突然给我发了一大段的话,说我的文字给她满满正能量……后来就总是相互鼓励,常常会看到她去翻我写过的东西(我的留言板都是各种小事的感触,也有一个专门的相册),也会留言谢谢我给的力量。后来,会有不少人会突然这么讲,陌生的、熟悉的。收到的回复越多,我就越想留着这个“地盘”。其实,哪有什么力量,大家都是相互取暖。但是,只要能暖到一个人或者只暖到自己,就还是想继续下去。没有在空间等各个渠道去求关注,因为我觉得不嫌弃这种被放大了的“矫情”的人自然会来,我也在等。
很开心的是,一个很喜欢的老师来了,原本我以为他不会看,毕竟在他面前,我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爸妈也来了,他们应该看到了这条以及后来的每一条。我想,不让父母担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藏起来,另一种是跨过去。后者好像也没有很难。只是,原谅我从”藏“到”跨“的日子里走了那么长。
插播自己做“主角”的故事,
不过,还是希望以后文字里不只有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