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够征服人心的是道德。道德能够征服人,主要真理的力量,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与道德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尽管不是道理,但往往胜于道理。我们读书十几年,知道的知识很多,知道的道理也很多,可是总也感觉过不好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不可见的生活部分,就是一个人的道德。
很多时候,道德在电视剧里呀,在现实生活中,把道德的位置放得很低很低。就比如:很多时候,工作中的形式派,自己刚开始也很对比嗤之以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随大众了。因为你要独树一帜地做事儿,真的需要很大很大的内心力量。再比如:以往自己很单纯,很真诚地对每一个人,可是付出与收获却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受伤的那个永远是真诚付出的那一个。久而久之,便觉得真诚这个东西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而我们慢慢在工作中也好,在婚姻关系里也好,在同事相处中也好,随大众成了我们的特色,而自己最真诚的底色被污染了。很多时候,你不变,是外界逼着你变。对自己的改变总有各种理由来搪塞。其实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自我对道德的坚守不够而已。
那么什么是道德呢?我自己的理解是:先明道,才能修德!
道是什么?但是最为方正的行为准则和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
德是什么?德是一个人的品行。品格和行为方式。
很多时候,一个有道德的人与道德感很低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到了关键时刻,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可以温暖和征服他人的。
这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青年,他一直有偷鸡摸狗的行为,他也觉得自己这样不好。于是就到寺庙中去听禅师说法,听了禅师的话以后,他决定痛改前非,而且到寺里做起了和尚。大家都以为他改过自新了,可是没过多久,他的恶习又显露了,又做出了令寺庙里的人都感到羞耻的事儿了。第一次,大家都被他的言语打动了,都原谅了他。可是接二连三了,大家就劝禅师把他打发走了,不然我们就离开了,与他在一起都感觉到羞耻。而这位禅师却说:你们走可以,可是我不能不管他,正因为他有恶习还没有改正呢?大家一听这话,都被禅师的大度和格局所打动。
恶人,大部分都是令他人厌恶的,可是对于有德之人,他们所见不是从自我的利益得失出发,而是从他人的好坏出发。别人的过是自己的,别人的功是他们自己的。
这样的浩然正气真的令人折服。自我的心胸也好,格局也好,都相差很远很远,不过也希望用古人的优秀的道德力量来启发自己,让自己也可以修正自我,不断提升自我。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名人,像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等历史名人,就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力量。因为精神可以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