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文/余长城
每次生病,感冒发烧,或肚子疼,总让我想起我的奶奶。
我这一生是没有去过医院的,小时候不需要去,长大了也不想去。每次感冒,最多买一点感冒药,或者连药也不买,硬撑着,直到康复。
长大后比小时候生病少了,平均下来也就一年感冒一次,而小时候是经常会有头痛肚子痛的,大概是小时候不讲卫生的缘故。农村医疗条件差,卫生条件更差,而讲究卫生的习惯在农村基本没有。饭粒掉在桌面或地上,捡起来照样放进口中;平时生吃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没有泥巴,通常是洗也不洗的,只用手掌擦一下就好。
每次肚子痛,奶奶就给我掐肚子筋。肚子筋大约位于肚脐眼周围的那个地方,那里可能是个穴位。
至于发烧,则一定会拔火罐。火罐是老人们吃罐头剩下的罐头瓶,挺大;位置总是在背部,正对脊柱。为了防止烫伤皮肤,瓶口与皮肤间要贴一块面皮。将一张点着的纸放入罐头瓶中,那罐头瓶就吸附在贴着面皮的背上了;人是爬在床上俯卧着的。
如果拔罐还不见好,那就招魂。取一碗水,将一双筷子并立站在水中,奶奶就开始招魂了。招魂的话,大概是祈求各位列祖列宗、大鬼小鬼,不要惊吓了孩子,放小孩子的魂魄归来。
每一个农村家庭都有一位像奶奶这样的巫医,这是毋庸置疑的。家庭巫医看不好,才会去请赤脚医生,即乡村郎中。那时已不叫郎中了,也省去了赤脚二字。村卫生所就在集市上,有四名医生,都是老中医,只有逢集的时候轮流坐诊几个小时,平时就在家中。一个村八个村庄,四名医生,按说也不算少,距离也都不远,但村民们仍是很少去请医生的。
究其原因,我想主要还是看病要花钱。
中国人的讳疾忌医,可谓历史悠久,自蔡桓公以来,世人莫不如此。对于疾病,世人莫不知“早治早好”,但医生的难以令人信任,即使扁鹊也可能会被蔡桓公认为是骗子,这才是讳疾忌医的根源。
人类与动物的繁衍一样,自古以来就是多生多育以防不测,少生优育也是很难预防不测的。古代帝王,哪一个没有夭折的儿女,何况庶人、草根、贱命?
故对于儿女,父母只有自求其多福,少病。霍去病虽名无病,终究是只活了二十三岁。
古代亦有长寿者,主要是因为体质好,加上注重养生。养生,在中医上称为“治未病”。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措施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注重健康的人,慢慢就摸索出一套预防疾病的人生经验来。
但多数人仍是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中国人概不畏死,最能体现在对疾病的乐观主义上。虽然也求菩萨,求列祖列宗保佑,但祈祷时很少有求保佑健康的话——除非对久病不愈之人。
是故就会有许多夭折,也有许多难产而死。生病就和生孩子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土方法不起作用时,赤脚医生通常也不起作用了,只好送到乡卫生院,再转到县医院或市医院。终归要考验的,是孩子或产妇的体质。
生、老、病、死之苦,最可怕的还是重病,如中风瘫痪之类。奶奶在一个下雨天,于匆忙跑回家的途中,摔了一跤,中风偏瘫了。在病榻上躺了十几年之久,奶奶终于走完她最后的苦难旅程,老病而死。
奶奶没有上过学,缠足又放脚,生命中只有前二十五年还算安逸,后五十年都是苦难的。在食物短缺、沉重劳作中,先后夭折过几个儿女;农村生活刚刚向好就一病不起了。
爷爷早于奶奶九年离她而去,他的胃癌,拖了两年,直到病发已是晚期。每次发病时,表象为小腿脚踝部位浮肿,但一吃肉浮肿就消除了。每次到村集割肉,爷爷从来也没想过去诊所问一下医生,乡村人的讳疾忌医莫不如此。
生活就是默默忍受的过程,直到再也忍受不住了,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命”。
2023/2/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