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智慧集
王阳明《传习录》中162——纠结概念会迷糊的

王阳明《传习录》中162——纠结概念会迷糊的

作者: 无住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6-17 20:40 被阅读57次

原文

来书云:“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于此念头提在之时,而事至物来,应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放下时多,则功夫间断耳。且念头放失,多因私欲客气之动而始,忽然惊醒而后提。其放而未提之间,心之昏杂多不自觉。今欲日精日明,常提不放,以何道乎?只此常提不放即全功乎?抑于常提不放之中,更宜加省克之功乎?虽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又为‘思善’之事,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间也。如之何则可?”
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岂有两事邪?此节所问,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说得支离,及有“本来面目未达一间”之疑,都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病。去此病自无此疑矣。

注评

【客气】,邓艾民注,指受外界影响而生之骄傲、名誉、情欲等。

笔记

常提念头、必有事焉、常惺惺、省察克治说的都是一个事儿,都是说要时时刻刻用功。
把佛家、儒家、道家的概念参在一起,从字义上穿凿会陷入死逻辑,于修行无益。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传习录》中162——纠结概念会迷糊的

    原文 来书云:“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

  • 王阳明《传习录》【162】

    2017-05-12 华杉 读书不是为了弥补自己学问太少,所以不可求多,一要问自己的良知,二要问自己的志向。致良知...

  • 《传习录》为什么读不懂

    《传习录》是什么? 《传习录》是王阳明弟子整理的,收录了王阳明金句,以及王阳明讲学过程中,和众多弟子的对话、往来书...

  • 日省8

    最近学习王阳明《传习录》心学,知行合一,迷糊中略悟一二,回到自己生活,鼓励自己去练车,引导自己工作中找平衡。最近争...

  • 【《传习录》摘要2】王阳明的思想——心即理

    【《传习录》摘要2】王阳明的思想——心即理 “心学”的核心概念自然是“心”,如何重建心体、发明本心,是王阳明思想的...

  • 传习录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

  • 传习录 1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辑录,通过记录王阳明与弟子之间日常的交流来呈现王阳明的思想与智慧。 初读《传习录》从前言开始...

  •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感觉博大精深,既有《论语》的主要内容,又有很大的飞跃...

  •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传习录十六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立志的方法。 王阳明说:长期,专心存养天理(格物),就是立...

  •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心”?重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心”? 徐爱是王阳明先生的首徒。他在《传习录》卷首所写的“引言”中,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了概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中162——纠结概念会迷糊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h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