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习作为径 探写作之道

以习作为径 探写作之道

作者: 伊川县实验小学董晓静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20:51 被阅读0次

习作教学,被不少语文教师们看作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难关。12月17日上午,县直三小四楼会议室“第七学区联盟作文教学研讨会”就是为了解决老师们这一困惑。


这次活动除了学区校县直三小王伦芝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例,还特别聘请到实验小学杨瑞平和吴雪风两位专家老师前来上示范课,更有县教研室席利平老师的莅临指导,因此,冬月早晨的清冷也丝毫没有阻挡学区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刚到8点,活动准时开始。

县直三小王伦芝老师展示的是“写事”习作课《生活万花筒》。王老师通过聚焦图片 审题立意、聚焦例文 归纳写法、聚焦生活 写作构思三个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从《难忘的一天》、《爬天都峰》和《小木船》三篇例文中提炼出了“条例清楚”、“过程完整”、“结果完整”的写作锦囊,还考虑学情提供了“起笔、收笔”的范例,最后是现场写作环节。

整节课有方法、有积累、有运用,其容量之大,指导之全,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是扎扎实实值得借鉴学习的“干货”,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王老师背后的深厚积淀和艰辛付出。

来自实验小学杨瑞平老师是一名教过初中、小学高段、小学低段的全能型优秀语文老师。今天她带来的习作课《我来编童话》可谓精彩纷呈,看她别开生面的课堂小活动:“看圆形大胆想象”、“小手掌思维导图”等环节,真叫人兴趣盎然;看她环环相扣的活动设计:“大胆想 学构思”、“理思路 编童话”,引导孩子们紧扣童话特点,抓住角色、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再辅以魔幻色彩的情节设计,一次脑洞大开的童话创作之旅就此开启。

这就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功底、却能巧妙“浅出”开展教学的智慧型教师。在她的课堂上,三年级的孩子俨然变身成了一个个故事大王,让人不得不感慨:优秀的老师就像火柴,引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无限潜能。

“你认识我吗?你想了解我什么吗?”在一段温馨平和的师生对话中,实验小学吴雪风老师的《让人物说话》作文课已经开始了。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的重要工具,但学生们文中的人物常常成了“哑巴人”,或者就是枯燥的“你说我说他也说”的尬聊。吴老师这节课的选点精巧而十分实用,在课堂上如:说话不用“说”,提示语前加神态、动作等进行具体指导。“牛刀小试”环节中孩子们修改后的人物对话马上就立体鲜活起来:妈妈火冒三丈的用手指着爸爸吼道…爸爸无奈的嘟囔着…“说话”这个教学设计,看似平实,却为老师们指明了一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努力方向,我们都在反思:一个语言描写就可以这么出彩,是否可以再换一个出发点去延展开发相关的设计呢?…

什么是一节好课?学生学会了,就是最好的评价。吴老师做到了。

最后,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席利平老师的专题讲座则结合具体学段和具体主题展示了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一、能力序列化;二、编排立体化;三、指导具体化;四、题材生活化。并逐项对语文教师提出具体的指导:1、把准目标,突出重点,不拔高;2、读透教材,活用资源,巧利用;3、学法用法,指导训练,重实效;4、多元评价,培养兴趣,求长效。另外需要注意:把握好学段习作的训练重点,明确区分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处理好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关系。最后她还不忘嘱咐大家“阅读与表达并重”的重要提示。

席老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让基层语文教师提高了对习作教学的认识,明确了教材上习作方面对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导和要求。老师们对照标准反思了个人对教材编排上理解的疏漏和误区,进而明晰了下一步个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节优秀的课例,一场详实的主题讲座,切实解决了很多语文老师们在作文教学的疑难和困惑,只要我们认准方向,更加用心地备好、上好每一个习作、作文主题,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科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进步和提升。

相关文章

  • 以习作为径 探写作之道

    习作教学,被不少语文教师们看作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难关。12月17日上午,县直三小四楼会议室“第七学区联盟作文教学研...

  • 推荐参加第二届“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

    写作之道,入与出一体,计入为出,以出为入,皆题中应有之意。 子曰:学而时习,方为快乐之根本。习即练习,于写作即为练...

  • 【豫斋读易】之《系辞传上(十二)》

    【豫斋习注】自助者人助,人助者天亦助之。《易》之道乃“中正”之道。故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

  • 何以行道者制于不道?

    习圣贤之道,终不得圣贤;习尧舜之道,终不得尧舜;习百家之道,终不可得道。 吾道道守初而人不道道,如盟不歃血,约不以...

  • 青云坠浮松之事

    美人如画兮映之我心, 径不自走而为众人之兮,时也。 我探径以自渡兮, 时有青云坠浮松之事, 荡然天地间,鸿蒙旧日。...

  • 以诗歌写作为号角

    三五好友 户外郊游 爬山涉水 相聚相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用于劝学 活着!岂不是如此! 昨日时光不再!...

  • 再上径山

    农历六月初一,再上径山万佛禅寺。烈日当头,此乃吉兆,江浙一带梅雨终将过去。登山之途盘旋曲折,盖探佛求净之道...

  • 我不想以写作为生,但我以写作为活着的可能

    我们都有了笔计本,有了手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的写作也就是在这些器物上进行了。而古代是在竹子上,在绵上进...

  • 随笔4

    昔日赵武灵王,穿胡服,习骑射,以固上党。诸大夫谏言,不妥,先人制法,圣人设礼,后人习之,千古盛国之道。岂可忘中原之...

  • 原来我以写作为生

    10月初离寺返校前向方丈进行南屏晚钟现状调研汇报,大和尚说: 你可以把调研内容写篇文章,净慈寺公众号亦可转载。 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习作为径 探写作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ht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