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蜜月同学学会了写作三步法。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分享,希望对热爱文字的你有帮助。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以前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总喜欢用生僻词,一方面是为了营造出文章的富丽堂皇和文采熠熠,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语文老师教给我们这样做的,甚至很多时候都会羡慕那些作文写的好的同学。但这样写作真的对吗?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里作者提出想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做到通俗易懂。
我们把文章写的生涩难懂,生僻词汇,专业词汇比比皆是,我想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没有几个人愿意读你的文章。当然,如果是专业性质的学术论文,我无法评价,因为它的读者受众群体本身就是专业领域。
想要自己的文章有可读性并且通俗易懂,我们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语言具体化、如何与读者形成共识以及比较范围的运用。
1. 语言具体化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里说到,“一定要具体化,做到这一点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抽象而“含糊不清的”。
中华文字是博大精深的,对于这样文字的运用总会出现歧义。比如,我们说一个词:力量,这个词按照我们日常的理解为一个人的力气有多大,也可以理解为团队为完成某个目标共同的努力。
而我在之前看的新闻里,讲述了一个绝症患者在对抗病魔时所表现的精神力量,不仅延续了他的生命,还做了很多公益。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力量,在三个语境里就会出现三个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将语言具体化就可以消除读者理解的差异,增加易懂性。在工作场合里,甚至可以通过具体的指令达到理想的工作成果。
如何做到语言具体化?
我们在写文章时,总会写出抽象的词语,就像:多数的、大量的、大约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抽象词语表现得意思模糊不清,读者很难通过这些词得到明确清楚的意思。
为了少用抽象词语,我们就要提前想好可以代替抽象词语的具体词语,如果你在表述中不小心运用到抽象词语,不可改的情况下,你就在其后补充,词语和语境的解释,以达到清楚明了的效果。
比如,有人说我漂亮,那是不是应该在后边补充,长得很像演员陈数呀。
这就形成了“抽象词语+具体说明”的组合方式,当然多用数字和专有名词不外乎是一种好方式。
2.如何与读者形成共识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里作者说:“要与读者形成共识。”
就上文的内容我们做一个更深层次的解释,为了读者可以更通俗易懂的阅读文章,我们就要在文章内容上与读者达成共识,也就是说要加强写作者的说明能力。
有一个书里的例子很典型,“我想就职于值得信赖的公司。”那么读者就会问到底在哪值得信赖?,这时候回答:“第一种:我想就职于真诚关心员工生活的公司。第二种;我想就职于受顾客喜爱的公司,第三种:我想就职于…的公司。”
解释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当然取决于作者对他写的这篇文章的期许,想达到的目的以及读者的认知处于什么水平。
现在有很多商务和专业用语,这给我们写作者就有更高的要求了,我来说一个训练方法,可以加强说明能力。
很简单,就是不要用到原词。
举个例子,饮料怎么解释?我会说,一种甜甜的,能够满足味觉的液体。那你看,是不是没有用到“饮料”这个原词呀?
你在进行这种练习时,可以和词典里解释的不一样,但一定要形象。
3.比较范围的应用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中作者提到,“原本就不存在什么分界线,因此,如果没有比较对象,就无法对事物做出评价。”
“我今年有点胖。”
“和去年比起来,我今年有点胖。”
“在我的整个青春里,我今年有点胖。”
你们仔细看看这三句话的不同之处。
说对了,第一句话很单薄,很孤独,没有什么说服力,在文章里边,这样的写作方式是自寻死路。
而第二句,就是我要说的对比性。在写一件事时,最好拿同频的另一件事物来做个对比,才更有说服力。
再看第三句,同样的一句话,我给它设定了范围,是不是就更有立体感了?
这个小技巧,很简单,我相信你们都学得会。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写出一篇通俗易懂的文字需要的三个技巧,分别是语言具体化、如何和读者达成共识以及比较范围的应用。
看完别忘加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