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鲍总:创业后,比以前做员工还憋屈,连个请假的理由都没有。
小云:一天到晚莫名其妙被客户骂,再看咱们这办公环境、薪资福利,能坚持下来我都佩服自己!
小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贸易公司做渠道经理,领导就是鲍总,公司只有几个人。负责苏锡常三地的母婴用品业务。入职快一年了,小云觉得工作其他方面能应付,只是常州区的几个客户特别麻烦,她向鲍总提过几次:这个摊子我做不好,最好分给别人。
但在鲍总心里并不满意小云的工作表现,经常因为一些原本可以避免发生的差错导致客户投诉,说她也不太往心里去。方案让她修改两次就不耐烦。而且,大多数客户是之前公司积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不得不在账期、价格上让步,否则就可能流失,但是公司的利润也越来越低。两个月前他找小云谈过话:“做销售就是要不断打妖除怪,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公司人手少,你多担当点也会多拿一些绩效,即使的增加人手没人带也没用。”鲍总又指点了一些与不同客户关系的处理技巧。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95327/8c19d83ce2438943.jpg)
2
接下来的两个月,鲍总期望看到小云的改变。自己这个小公司实在禁不起折腾,招聘一个员工一点点带出来不容易,万一遇到没有职业操守的自己走也会带来客户流失,所以招聘时特别在意一个人的品性。小云个性率直,什么都写在脸上,最近可能因为感情问题,情绪波动大,心思也没怎么放在工作上,自己这个老板和她说话也是小心翼翼的。
鲍总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也一直留意着合适的销售能拉过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两个月过去了,小云的工作原地踏步。期间,鲍总联系上了一位前同事,有意过来上班。现在这位前同事正打算结束与他人的合伙业务另寻出路,能够独当一面,性格沉稳,只是他们认识时鲍总还被称为“小鲍”,同事没有销售过同类产品,不知能不能在自己这扎下根来。将新人放在小云下面显然不合适,新来乍到没看到实力就做小云领导不妥,平级也有问题:
1、将小云的区域划小,常州的业务分给新人做,区域太小,会不会大材小用?如果安排的区域都是啃硬骨头,人家愿意来吗?
2、将无锡和常州两个区域给新人,小云只负责苏州呢?以她的冰雪聪明怎么会不去想自己可能被凉凉?她走了,万一新人又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怎么办?
鲍总感觉自己被放在火上烤,这几天都睡不好觉。小云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问题解决不了,得过且过。
经过几番思考,鲍总最终将常州和无锡分给新人,同时布局周边未开发区域。小云的苏州区域增加了吴江区。虽然区域划小了,但调高了新客户开发指标,要求对市场进行深挖。
于是既没有破坏氛围,又制造了在有序竞争的局面,还解决了人才的培养、储备问题。
小公司用人上基本都存在以上的问题,能独挡一面的人少,培养人才周期长,换人风险大。
对于员工来说,也正因如此,在小公司一个人兼几个岗位,要学的东西多,机会也多。可以接触到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看你是否有心抓住机会试错来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95327/00d017460b21ee63.jpg)
3
上个月,我去创意产业园一家企业参观,看见一位年轻的办公人员借着办公桌的掩饰长时间刷手机,不知道他们公司是否有规定禁止这个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的时间就在刷手机时溜走了。所以,那些30岁不到就在知乎上提问如何应对“35岁现象”、“中年危机”的朋友,你们属于未雨绸缪的一批人,有这个想法你就已经比很多同龄人超前了。
现在“焦虑、迷茫”是流行词,像是霉菌孢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快速繁殖扩散。上班的为前途迷茫,带娃的怕回归职场没有位置,毕业时为逃避就业去深造,深造结束发现问题仍然摆在那里。打开手机,五花八门的课程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里缺那里也要补;可能会为了考一本国家不认可的证书,忽视了学习过程的乐趣;每个专家育儿说得好像都有道理,没去学点育儿课都不敢说自己的带娃姿势正确。你可能不在意那些杂音,也有可能某一天你会浮躁纷扰,不能分辨。
其实,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永恒的当下。过去是你所做的一切的结果,同样的,你制造着自己的未来,学会独立思考,会少很多烦恼。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95327/ccc6a9ed1b0beaf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