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有着吴书贤才俊彦轮番登场,他们为各自的势力效劳,当一代人逝去后就交由后人接替。本篇就来聊聊郭攸之。
郭攸之是荆州南阳人,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汉末的南阳人士们,重温下名单:何进、何晏、延固、张温、何颙yóng、许攸、岑晊zhì、宗承、宗惠叔、宗预、圭泰、阴修、胡业、文聘、刘廙yì、刘伟、韩暨jì、州泰、黄忠、张津、宋忠、陈震、郭攸之、吕乂yì、吕雅、李严、王连、许慈、黄柱、张存、韩晞xī、李肃、谢景、邓玄之、羊衜dào、滕téng修、樊伷、吴主王夫人。其中有着众多后世知名人物。
“攸之,南阳人,以器业知名於时”——《三国志·董允传》注引《楚国先贤传》
郭攸之留下的记载很少,让后世人们深深记住他的名字的是《出师表》,彼时郭攸之已经是侍中了,侍中是天子近臣,这不会是他仕途的起点。而《华阳国志》中则提及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位荆州人全都曾经担任过侍郎,也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有益于他们接下来的发展。
《楚国先贤传》中提及郭攸之“以器业知名於时”,说明郭攸之也是才能学识出众者,在众多身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毕竟被诸葛亮看重。在《出师表》中郭攸之、费祎同为侍中,董允尚且还是侍郎,而郭攸之名字排在费祎之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的重要性。
“而江夏费祎、南郡董允、郭攸之始为侍郎,赞扬日月”——《华阳国志》
诸葛亮夸赞郭攸之、费祎、董允几人“志虑忠纯”,相信他们对于刘备、刘禅两代人的忠诚,也希望他们在宫中能够辅佐好刘禅,能够给刘禅提供恰当的谏言。如果没有进献良言,那就是他们的怠慢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刘禅能广开言路,从善如流。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案《三国志·董允传》,董允在上疏中曾提及郭攸之性格向来和顺,在宫中不怎么管事,大多是董允来处理。而廖立对于郭攸之、费祎、向朗三人颇有微词,他提及了“中郎郭演长”,这个“演长”应为郭攸之的表字。廖立认定“郭演长”缺乏主见,不足以谋大事,却成为了侍中,这和董允对郭攸之的评价有些相似之处,廖立的结局与董允却是相差甚远。
“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三国志·董允传》
“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三国志·廖立传》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