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说: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所有的领导者都是阅读者。如果我能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多看很多书,相信我会更成功!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比尔·盖茨一手创建微软,20余次荣登《福布斯》富豪榜榜首,却把没有掌握快递阅读方法当作一生的遗憾。快速阅读一定是件很值得拥有的技能。
为此,我特意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快速阅读书籍的信息。我挑选其中五本作为自己的学习用书,希望自己也可能用更科学的方法阅读,并在去年为自己定下了年阅读48本书的目标。
在这五本书中,有一本名叫《快速阅读术》的书,对我产生的影响最大。它不仅用简单的语言和轻松的逻辑让我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还让我真正理解了快速阅读的意义,破除了对快速阅读的心理障碍,帮助我顺利地完成了去年的阅读目标。
如果你明明是个爱阅读的人,可就是因为每天深陷工作和家庭繁杂的事务中而无暇读书,或许我今天对《快速阅读术》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能带我们实现快速阅读的四个步骤吧。
步骤一:通过序言和目录选择合理的阅读速度
如果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我们一定会去网上搜索一份完备的旅行攻略或认真地研究一下旅行地图,让它们为自己的旅行导航,以便在到达之前就对这个城市有大致的了解,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的旅行计划。
其实,一本书的序言和目录就相当于是这本书的导航,几乎涵盖了主题的所有信息。如果我们想更好地阅读一本书,最好在一开始就仔细看看“序言”和“目录”这两张“导航地图”。
通过序言,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大概写了什么,自己是不是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就可以直接放弃,把时间节约下来去看自己更需要的书。通过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
这样,我们就能对这本书有个整体了解,并根据书籍的难度和对不同章节的不同关注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了。
步骤二:准确确定跳读单位
说起跳读,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理解。但是,说起跳棋,可能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玩过。跳棋每次起步都要跳过中间的棋子才能前进。跳读其实和跳棋比较类似,只不过跳棋跳过的是棋子,而跳读跳过的是书籍中对我们来说不太重要的部分。
那么,该怎么确定哪些部分可以跳,哪些部分不可以跳呢?
因为目录和小标题是对下面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小标题来确定这部分是不是可以跳过。如果标题上看不出来,也不用着急,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标题下面具体内容的前5行和后5行来确定。
有的人会担心,这样跳过内容会不会影响我们阅读呢?我们可以看看上面这张图,中间的本子虽然挡住了一部分文具,但是并不影响我们认出下面的文具是什么。跳读也一样,中间的论证和举例部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每一次这种判断都是在给我们的阅读做减法,减去不重要的,才能把最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上。
步骤三:发现需要细读的内容
很多时候,我们本来是想读书的,可看见那么厚厚的一本书摆在眼前,再想想自己干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家务和陪不完的孩子,就会想:“要不还是明天再开始读书吧。”阅读的事就这样一天天地拖延下去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阅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是因为我们在阅读前并没有想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确定自己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目的按照步骤二的方法为书做减法了。
这样,做了减法的书就“变薄”了许多。我们再根据自己确定好的目的,在书中搜索符合我们要求的关键词,对这部分做仔细的阅读就可以了。
该减的地方减去了,需要掌握的重点被快速抓出来了,我们的阅读速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步骤四:根据不同内容使用不同阅读速度
我们对不同的事情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同样是咳嗽,如果肺热引起的咳嗽要吃清肺的药,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就要吃罗红霉素类的药。
如果你用过喜马拉雅或者微信读书,你就会发现,在听音频的时候是可以设置速度的。我们既可以按正常速度听,也可以把速度设置为1.5倍,甚至2倍。
我们看书也是一样,虽然我们一直在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任何地方都快速的阅读。在我们选择跳读过去的部分我们就要飞速的阅读,但我们需要获取信息量的地方我们就要放慢速度。
这样,再结合上面几个步骤,我们阅读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了。
快速阅读不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很多成功者都是有着快速阅读的习惯。
马克思就是个名符其实的速读高手,他读书的速度奇快:为了写《资本论》,他阅读了1500多种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但如果你是喜欢从头到尾仔细阅读的人,或许你不太认同《快速阅读术》中的这种阅读方法。但如果你是一个时间很紧张,又有明确目标想解决某一类问题或者在某个明确的领域想提升自己的人,那么这种方法就非常适合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