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泰伯第八》18:德何以配位

《论语·泰伯第八》18:德何以配位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1-01-02 19:16 被阅读0次

《论语·泰伯第八》18:德何以配位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易经》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恰当的人,在恰当的场合,说恰当的话,处在合适的位置上,又恰好拥有这个位置所需要的德行和格局,如此一来,人才像天地自然万物一般和谐自然。否则的话,便会因为不和谐,带来意想不到的不好的后果。

研读了舜和禹的史料与传说后,孔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和禹拥有天下,真是如天地自然一般自然而然呀!

一、得其位——自然而然

《论语》的编排,妙就妙在不可言说。前面,孔子刚刚感叹过学者追寻真知光明时的患得患失——“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回过头便为自己找到了精神解药和榜样——舜禹。

有个刚进入不惑之年朋友,讲述自己看电影《三大战役》的感慨。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击溃了他,淮海战役接近尾声时,警卫员对胜券在握的毛泽东说:“主席,您头上多了一根白头发”!

描述这个细节时,那个刚刚踏入不惑之年的朋友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四分之一。

认真想一想,他感慨的不是自己的头发,是人与人之间心胸、格局上的差异,是对毛泽东那样的大胸怀、大格局的艳羡和无法企及的遗憾。

在这里,孔子所生出了大概和那个朋友相类的感慨。想想自己在做学问上的患得患失,再看看舜禹对于得天下的自然而然,圣人又如何?谁能说他就没有生出一点点自愧弗如呢?

舜在自己作为平民时,从来没有想过得天下的问题,尧帝因为他的美德,将天下禅让给他;禹在自己作为平民时,从来没有想过得天下的问题,舜帝因为他的功德,将天下禅让给他。

两个人得天下,都不是从自己的发心出发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后人把这种自然而然想当然地概括为“无为”,实际上,“无为”只是人们看到了舜禹对于外在名分的态度,没有看到舜禹对于内在修为上的功夫。

二、处其位——自然而然

对外在的名利以释然心态看待;对内在的修为强勉自求精进,这便是舜禹的自然而然。

名位将得未得时如此,名位已得,处在这个位置上时也是如此。依然将眼光放在对内在修为的强勉自求精进上。

一个人,你看他原本生活的挺好的,悠游自在。忽然有一天,居然中了几千万的大奖。马上就变得有点 hold不住了,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了。

《资治通鉴》中描述曹丕被魏王定为太子后,高兴地抱着议郎辛毗的脖子说:“辛君知我喜不?”后人评说这个细节,太子代君王主持宗庙社稷,不可以不恐惧慎重,主持国家,不可以不感到恐惧惶恐,曹丕反而会感觉到欢喜,可见不是做君王的好材料。

《资治通鉴》或许是后人的一家之言,但如果拿曹丕的“喜”和舜禹的自然而然相比,实在是差着太大的档次的。

忽然中奖几千万的人,或者曹丕,如果真正关心的不是外在的名利,执着的是自身内在的修养,中奖或者被定为太子之后,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自己的内在修养是否配得上这份所得。正如后人评论的那样,是应该“忧、戚”的。这其实还是孔子所说的“小人长戚戚”的态度,还有更高明的。舜禹显然比“忧、戚”更高了一个层次,两个人压根没有将拥有天下这件事放在心上,眼光没有一丝一毫的转移,依然执着于内在的精进。所以,连“忧、戚”也是没有的,有的只是自然而然的继续自己的内在精进。

三、执其位——自然而然

不管舜禹二帝内心是否真正留意过自己已经“有天下”的事实,两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对于“得其位”这件事可以自然而然,对于“处其位”这件事也可以自然而然,而对于“执其位”这件事,还是要靠自己的真本事的。

历史上也有个典型的例子——王莽,篡政前,他绝对算得上是个无所不能的能臣,天下人都惦记着他的好。忽然一朝自己做了皇帝,居然做得一塌糊涂,没过多久,一个好端端的江山便被他搞没了。

真到了需要金刚钻来揽瓷器活的时候,舜禹二帝一直执着的内在修养上的精进才开始起作用。有了“有天下”的事实之后,两个人有个共同的做法——任贤使能,不亲预其事。

兜了一个大圈,又回到表面的“无为”上,任贤使能,不亲预其事,表明上看是一种“无为”,实际上还是关注和执着于内在修为精进的结果。

不是舜、禹无为,而是两个内心深处有外人看不懂的有为。

德何以配位?最好的办法是将对“位”的执着转向到对“德”的勤勉精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泰伯第八》18:德何以配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od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