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8-07无“读”不语文,量小非君子

2024-08-07无“读”不语文,量小非君子

作者: 阅写者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22:29 被阅读0次

    关于语文与语文教育或学习,文学博士、著名文学杂志《收获》副编审叶开先生的《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中对其定义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是:“独立自由地思想,准确流畅地表达。”而学习路径则是:“语文老师要行动起来,与学生一起阅读,来自我提升。”

    然而极为不幸的是,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已经完全脱离原本的轨道,正如叶博士得出的结论:“语文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出现了:物化。”并进一步指出了当下的语文教育已经“不是培育人,而是创造物”。因为,语文教育中,教师已然把本具有模糊性、暧昧感的语言、文学与文化俨然教成了一种公式化或数字评估的具体理科知识,或者如叶开老师说的:“人性不是几何、不是代数,不能精确地测量,也不应该用数学的方式来测量人才……数字化测试模式不符合‘人性’。‘人性’作为个体的性格特征的综合体现,基本的模式是多样性并存。所谓的绝对规律,绝对的正确与错误的判断逻辑,都是基于一种狭隘的物质主义推演。我们总被教育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采取正确的态度,而这种所谓的正确性,却是一种数学公式、一种计数手段,是非人性的抽象……个性化、差异化在这种评测中,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在这里,叶老师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既指出了当今语文学科的测评制度的不合理,更深入本质地分析了这种考试思想与语文培养目标的南辕北辙。更不可思议的是完全背离语文学习的素养培育方向与核心思想,叶老师在第一章节开篇就是开明宗义地支出:“语文教育的核心,不是意识形态的道德教化,不是思想改造;语文教育的核心思想,一是认写文字,二是阅读经典。”然而,当今的语文教育课堂,已然完全成为了宣扬“意识形态的道德教化”与“思想改造”的主阵地,这不仅仅与语文教材的编撰者思想分不开:“语文教材是教育思想的体现,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更与课堂上语文教育的实际执行者的语文思想素养的低下分不开:“普遍人性不是说教,而是现实的诉求。在中国大陆,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说教。”因为在这样的语文教育者的头脑里,完全把语文本质核心思想:“一是认写文字,二是阅读经典。”忘得一干二净了,更主要的还是这些语文教育者缺乏自由独立的思想,不能自主判断形成有效的自由思想。

    对于当下的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的“开学第一课”,叶老师对课程资源的搜寻,主要采取“外在”形式,尤其是故意拔高典型人物形象的题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他说:“一个人如果总在寻求外在美来试图感动自己,这是可悲的。没有主体意识的美是不真实的,而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美是脆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在形式,以及典型人物的主题形式,并非日常生活化,平凡庸常人生,而是个性化,没有日常化,即离开了人的生命与生活的常态化,那种美并不是真切,只有典型,让人感受不到身边的美的普遍,因此就失去了人性的普遍性,也自然失去 教育的普遍化。于是,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不真,那么‘真善美’就变成了‘假大空’,‘善’就是‘伪善’,‘美’就是‘臭美’。”事实上,在看了每学期开学初的“开学第一课”后,也确实有如此之感。

    在语文教材内容上的选择标准上,叶老师指出:“新出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旧有的可能更有生命力。判断一种文化产品是不是值得学习,是不是还有生命力,要看这作品有没有表达出真正的普遍人性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与人为善。还要看这些作品是不是基于深刻的人文主义价值,传递这持久不变的情感。”这句话,既是对当下语文教材编撰者在选材上脚偏重于“新”的题材的癖好的不足,不唯内容的“普遍人性价值观”之标准的偏离。其实,我还想说的是,“新出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旧有的可能更有生命力。”这个标准,相对于教育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传统教育之于现代教育,并非就是落后的,有些方面或领域反倒是比现代教育更为尊重教育规律注重人本成长规律的。

    对于语文教育的物化趋势的分析,叶老师在作品中可谓是“连根拔起”。首先是从当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材或是教师让学生摘抄与积累的“好词好句”开始:“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教材编撰这用‘好词好句’堆砌起来的‘黑板报’,充满了空洞的道德教化。”这样的语文教育,既是把语文学科文学与文化味空心化的教育,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断章取义的形式主义的毒瘤。试想一下,如果把一个最美的人,躯体的各个部位都拆卸下来,它们已然还能成为“美”吗?也许这个类比很憋足,但是,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由此不难看出,一篇思想或语言优美的文章中摘取出来的“好词好句”,就如美人的肢解后的独立部位,它们已经脱离了整体,失去了“完美”的思想或质朴美感,语文中文章的美,并非理科的客观与具体,也并非是简单的“1+1=2”的简单拼凑,当然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好词好句”地四分五裂地拆解,由此而来,词语的灵魂与思想已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于是在指出以上愚昧无知的形式主义毒瘤后,叶老师旗帜鲜明地指明道路:“一个孩子的健康心灵,需要从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培养。只有丰沛的精神和敏锐的趣味,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词语身上的光彩。”在此,需要明确的是,生活的参与,除此之外,还进一步指出:“如果一名学生不懂得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尊重自然生命的个性价值,他们就不会懂得:无论多少堆落叶,都代表不了一棵树。无论手机多少‘好词好句’,也难以写出一篇好作品。”指出了学生主体性的“悟性”的提升,否则,没有内在心灵与精神的内化,任何事物都不能成为自我融会贯通的整体,没有自我精神性的痕迹,也就只能是独立松散的他者。而要做到这个,阅读是最为主要的途径:“中小学生如果要真正获得知性的认识与感情的培育,他们就应该在整体性的名著阅读中,浸润心灵,培育德艺。”同时指出了当下语文教育失败或无效的现状及根本原因:“1978年以后,大陆文学界里有点成就的作家,不乏一些事语文学习的‘差等生’——他们的文学感受和阅读训练,是从阅读跟课文毫无关系的‘闲书’开始的,他们的写作学习模式,大多数是自学成才。而那些中小学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长大成人后,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欣赏能力。对自己、对情感、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他们都几乎一无所知,而患上了‘失语症’。”在这一点上,老一辈语文教育家陶行知早已称之为“咄咄怪事”,而笔者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育生涯中,对此也感受颇深。确实如叶老师所说:“不去阅读经典名作,不去感受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的高尚情感,而专注与搜集‘好词好句’,是典型的杀鸡取卵。”然而,即便如此,在当下的语文教育当中,依然很难看到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语文学习课外阅读的重视与践行,而绝大部分还是“教教材”的人。

    因为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依然看不到他们的教育行为的深层本质:“从中小学开始学习‘好词好句’,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强烈自我价值认同的方式之一。通过这种学习,各具自我个性特征的学生,被集体化、类型化、抽象化,从而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抑郁指称:鲜花……所有的比喻,都指向了‘物性’。”然而,这句话中的“物性”是极为触目惊心的,语文教育本应让学生心灵更自由飞扬,然而,在几年后的语文学习后,学生变得更拘谨和奴役化,从绝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上可见一般。这或许就是僵化的语文教育长久的后果。这样以来,形成恶性循环,“大多数人所能做的,就是忘掉自己的存在,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个性,通过打游戏和发短信等方式,让自己在这样的一种几乎是习惯性的痉挛中麻木。几乎看不到一个阅读的人。”就这样,“每一个人没意见事都被物化了:教育者是工具,被教育者也是工具。”

    “中小学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应该多阅读,多积累,少落笔。积累够了,感受新鲜了,写文章才会出彩。”对于语文教育与学习,阅读无疑是最好的捷径也是最有效的不二法门,因此,叶老师说:“我理想中的语文,是师生一起阅读、交流、探讨、朗读,是生命蓬勃的象征。我一直在强调,一名中学生,如果有持续几年的有效阅读经验,加上适当的写作训练,即便在面临当前的考试中,也能轻松应对。”

    阅读,即读无用之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因为语文本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本身具有自然属性,是完全可以无师自通的,正如说话是一门应用技巧能力一样,只要有足够多的阅读量的浸润、熏陶、濡染,就一定能够水到渠成。

    所以,在语文教育与学习中,我提倡的是:无“读”不语文,量小非君子。让我们时刻读起来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8-07无“读”不语文,量小非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qq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