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诗派闻一多先生提出了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现代诗更加自由,形式不拘,但诗歌的音乐性与诗歌内涵的和谐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更何况形式精巧短小精悍的诗呢?配乐诗朗诵更能逼近诗者的灵魂,通过有声的表达,直观解构诗歌的思想感情,往往收到撼人心魄的效果。这对于诗歌的推广和流传是非常有益的。
诗歌朗诵的大咖,老辈的当属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那些艺术家们,如乔榛,丁建华,童自荣等老师,他们在配音之余,制作的诗朗诵堪称经典,令人仰慕。《我愿意是激流》,《席慕容诗集》中的《一棵开花的树》、《无怨的青春》那么脍炙人口,成了我青春岁月百听不厌的珍宝。我的诵读兴趣大约可以追溯至此。
但也仅止于兴趣。遇到好诗,会自发地跟着这些大咖朗诵一番。纯粹是一种临渊羡鱼。后来在网易,邂逅了才子的诗《星空之下》和《走在青翠山梁》,给我打开了一扇诗歌的窗口,有点大开眼界之感。启亭诗文,以其丰富多彩的想象,为纷繁芜杂的尘世之旅增添了行走的诗意。幽暗的生活不能阻挡他的星群闪烁,现实的烟火无法遮蔽他的浪漫咏叹。宽泛的题材给予了诵读者生动鲜活的学诵素材,让人沉迷,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诵读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至少有三方面的要件不可或缺。其一,声音的资质。这个是先决条件,爹妈给的礼物。其二,诗歌的内核。直抒胸臆与含蓄内敛各胜其长。重要的是情感真挚有力量。其三,配乐制作。配乐和诗歌内在的情感基调相关,选择恰当往往可以使诵读的代人感非常强烈。在全民K歌,淡泊大姐和尚然的制作都是一级棒。
诵读的先决条件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声音的表达。要做到声情并茂也非易事。第一是熟悉材料,包括诗歌内容解读感悟、音乐的节奏把握、诗与音乐的融合。其次是试读,在诵读中关注意群,节奏,特别要注意生僻字多音字的发音。还要注意情感的调动是否与诗歌的基调音乐的旋律一致。最后,声音的打磨。可以借鉴一下好的诵读,特别关注其声音的处理,注意气息的调节、情感的收放,切忌情感的无限泛滥或平铺直叙。
我在全民K歌跟着淡泊大姐和尚然诵读,这些年有很多青涩的尝试和失败的体会。今天借此总结一下。当然,纸上谈兵可以跑火车,实际效果另当别论。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希望自己今后能够有所进步。也希望给读者一点启发。下面贴几首自己学诵的诗歌,希望喜欢诗歌朗诵的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多多交流。
诗歌朗诵漫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