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作者: 糖糖大理唐宋闲居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11:52 被阅读0次

余秋雨在书中想象着古代文人学者拄着拐杖站在书房窗口看着远方,他们在想:“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处?”我想我最希望的还是中国……

书中写道—要了解大文化大历史一定要去西域,那片不缺繁荣而广阔神秘又大气的地方也是我之向往所在。“他们来到沙漠深处,只要见到一点点古代的痕迹就会急速地跪下双腿,用双手轻轻地扒挖,细细地拂拭,很久很久,还跪在那里。如果仅仅从动作上看,考古学家,是在代表现代人跪身谢恩。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谢恩。”老子也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读到“宁古塔”那段关于流放的历史时,余秋雨的一句“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我回味着历代尤其是清朝那些文人仕官在流放之所的记载,无比动容于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在野蛮、苦难中所展现的温暖与义无反顾……那些纯粹因为友情的苦境陪伴!

读到写“东山谢氏”的谢晋晚年与几个儿子的点滴,直到他在家乡去世这一段时,他笔下文字间的温度烫到了我,眼前就模糊了……

文化苦旅,不是指旅途之苦,而是创造之苦与旅途的连接。需要读书之后在旅途中慢慢经历与体会,我若如此,当不憾此生。

此时我正是在追踪古丝绸之路,沿着当年驮着茶叶、丝绸的“河西走廊”而行的路上,用作者的结尾为开始—“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喜且泣”。

相关文章

  • 一声叹息

    ——《文化苦旅》读后感 记得十几年前,读过余先生的老版《文化苦旅》,《道士塔》《风雨天一阁...

  • “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从“话“苦旅”之苦”到““苦旅”不苦”的转变,只是十来天的功夫。 这几日肇庆接连来了两次台风,“天鸽”刮来一日的昏...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这本书简直不能太美了!苦是一种姿态,旅是一种人生,一种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豁达的姿态,那么祥和。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他们的背后会...

  • 文化苦旅读后感

    与《文化苦旅》的不期而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初次接触这本书,我便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它通过山水风物...

  • 文化苦旅  读后感

    暮色四合时,最好不过读一本文化苦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此又多了一声叹息。余秋雨先生以其宽宏的笔触,容纳了...

  • 《文化苦旅》读后感

    中华文明已经有四千两百年以上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最先出现的古巴比伦文明,还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希腊文明,都已被时间的车轮...

  •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若说是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显得过于狭隘,先生游历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 《文化苦旅》一书重在体...

  • 《文化苦旅》读后感

    昨天突发兴致,找出了这本被我塞在小角落的《文化苦旅》。之前,虽然听过大名,但是一直没有想要拜读的心境。但是昨天,因...

  • 《文化苦旅》读后感

    阅读的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小节。本书在高中毕业之时阅读过一点内容,但今日从头读起,和当时的感触又有不同。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tv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