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 心理学
孩子,我不希望很懂事!

孩子,我不希望很懂事!

作者: SQtoo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09:07 被阅读10次

    01

    开学已近一周,各个学校、幼儿园早已开启上学模式。

    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初次入园的孩子,有的吵闹哭喊,有的则安静乖巧,有个情形看得我热泪盈眶:

    有个小女孩吵着要买棉花糖。

    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

    小女孩不听,赖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

    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

    “大圣你看,你的筋斗云来了!”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对着喜欢的东西哭着喊着要爸爸妈妈买过的经历,因为那是“不懂事”“不乖”的表现。

    相反,我会主动压制自己的欲望,给自己洗脑:太贵了,买了也没有什么用,我不想要。

    平时会主动让着弟弟妹妹,把好吃的好玩的统统让给他们,即使心中有一千万个不愿意,但是为了得到妈妈的一句表扬——“你真懂事”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心思。

    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听话,才是好孩子;乖,才有糖吃。这些话翻译一下就是: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哟,没糖吃…

    所以,到目前为止

    我不敢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害怕给别人带来负面情绪;

    不敢让爸爸妈妈买我很喜欢的东西,害怕他们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不敢对男友随意撒娇,害怕自己落得一个爱作的名声;

    不敢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不让座…

    不敢自私,不敢任性,不敢不懂事。

    记得公众号KOL槽值发过一篇推文《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很多粉丝在后台留言讲自己的故事,每一条我都细细读了,很多留言内容的故事主人公仿佛就是自己,很多故事都能感同身受。

    02

    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知乎上有将近6000个答案,点赞最多的前10个答案都是“不快乐”。

    很多时候,越是乖的孩子,长大后越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习惯于满足他人的意愿,

    习惯于在获得他人首肯后才会行为,

    却唯独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对于孩子来说,过于懂事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可能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负重前行。

    有一个盆友,因为在家里是老大,记事以后就被各种要求“懂事”。

    小时候,去别人家做客,家长不点头就绝对不会碰人家的一饮一食,哪怕再想尝试。

    邻居小孩来家里吃饭,大口大口地吃鱼肉,他只吃寥寥几口,就再也不肯多吃。

    然后自己跑去后面的院子里哭,因为他觉得心疼,那个鱼肉是平时妈妈都舍不得吃的。

    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怎样学会“不懂事”。

    朋友们聚会的时候,他都会细心观察朋友的表情,如果有人稍有犹豫,他就会偷偷把单买掉,回来和朋友说,这次我请客,下次你再请;

    工作中一旦有大家都不愿意做的工作,他就会主动承担,因为这样才能给别人带来方便;

    别人有困难让他帮忙永远一口答应,一旦自己遇到了困难却绝不轻易找人帮忙,因为害怕麻烦别人;

    他用尽心机让对方高兴、希望能让一切麻烦消失,却没有勇气向别人展现真正的自己。

    他渴望爱人也被人爱,渴望身边的世界能一团和气。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只有“懂事”,才能得到关注和爱,一旦不那么“懂事”,就会被否定,被批评。

    所以,为了不被抛弃,他们一步步让出自己的利益,压抑自己的情绪,默默承受内心的委屈和无助。

    03


    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还有两个词叫做“委屈”和“不快乐”,让孩子在最应该肆无忌惮的年纪却活得谨小慎微。

    懂事的孩子有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成熟与稳重,代价往往是牺牲任性的权利与天真的童心。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们照顾大人的方式: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

    可是,一些麻木的父母,却把这些孩子的“懂事”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忽略他们内心的脆弱,无视他们偶尔流露的孩子气的任性要求,扼杀他们敢想又不敢求的渴望,不懂他们想要靠近却又举步维艰的踌躇。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KnowYourself 官方账号在知乎上对“懂事”一词的解释是:懂事往往意味着比起同龄人更加明事理,会处事。懂事的孩子还常常会被赋予“小大人”的名义,因为他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成年人总是以夸张的语气说着这个词,也曾让那些早熟的孩子一度以为“懂事”是个褒义词,似乎跳过一些关卡,早早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过人的本领。

    新的脑神经研究表明,过早地成长和成熟可能并非是好事,并且,童年早期的压力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04

    《请回答1988》里,德善在家里排行老二。爸爸下班回家会悄悄给弟弟带美味的冰淇淋,妈妈早上起床会给姐姐做好吃的煎荷包蛋,留给德善的只有腌豆子和因为只差三天而不得不和姐姐一起过的生日。

    二女儿的悲哀是一直存在的,就像这个世界所有的老二一样,我们要谦让着。我们都以为爸妈是知道我们的牺牲精神的,可是并不是。不管有没有能力提供,因为你懂事,他们都以自认为最合适的安排代替掉了你最想要的结果。

    爸妈对孩子的爱是绝对的,但爱的方向却是相对的。在一个多子女,经济条件中下的家庭里,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懂事的孩子最省心,表现最好,也自然而然最多承担着父母的期待。甚至某些独生子女家庭,溺爱环境下的不良奖惩制度也会让孩子内心不断迎合父母。

    于是你成长过程中每一次选择和试错,都是在父母的世界观下受到审视,一旦不符合,即受到超剂量的失望与责备,对你来说,深深的自责和难过会极力约束自己在下一次试错中不再犯错。

    久而久之,父母对你的要求越来越多,于是你的生活会和父母的定义越来越近。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小编有话说

    在一段恋情里,你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科研生涯里,你也不敢告诉老师自己没什么感兴趣的;在工作中,你也只能附和别人的意见。失去了自己,你获得了羞涩,团队意识强,重大局的标签。

    懂事的你,永远找不到自己,所以在不影响别人生活的前提下,请自私一些。远离那些赞美和鄙视的符号,不要再让任何人的任何标签左右你。

    在二十多岁还来得及的年纪里,像个孩子般用舌尖尝遍每一种冰淇淋的口味。别人的意见只能参考,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负责。

    05


    所以,有人说:

    我宁愿养个“熊”孩子,也不愿让她太懂事,

    允许他小小的任性,经常犯些小毛病;

    愿意接纳真实的他;

    愿意听到他内心的窃窃私语;

    宁愿让她指东打西不听话,

    也不想让她在自我意识还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先学会了放弃自己的主观想法,服从所谓的权威。

    所以,孩子,我希望你在适当的年龄,不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我不希望很懂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u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