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4:30起床。不到5点,窗外各种鸟叫,充斥入耳,很是悦耳动听,给黎明前的黑暗注入活力。
早起很多次,好象在家时,并未觉察到。
简友发文,不要带着强烈的渴望去强求结果,假如结果已经被预先住在心里,接下来所有的动作都会变形,最终一定事与愿违。
要想慢下来,体味过程,没有心境的通达,很难做到。相互之间,更是如此,习惯去思考,TA这么做是什么目的?
以前早起,在意的是,目的是否达到。不会感受到窗外等场景,与平常有何不同,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只有结果这一件事。
转得太快,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多了,人就愈发地蜷缩在一个小圈子里,被动失落,郁郁寡欢。
用咖啡机泡了杯卡布,联想起工作后遇到的一些人与事。
95年在San Miguel公司时,杭州公司负责人最喜欢咖啡,那时街头没有咖啡店,食品店里也很少有速溶咖啡卖,想喝咖啡,得跑到四五星酒店里,大堂吧等。
香港等同事来杭州,经常会帮他带瓶装咖啡,另配一瓶咖啡伴侣。华东区总经理美国人Golden,有时会与我们聊起咖啡文化。
当时的脑海里,有这样一种向往的生活。每个闲暇的时光,都可以从容地坐在街头,露天的风里,品上一杯咖啡,看看由远而近走近的行人,时光一点点慢下来,了无忧虑。
那时,杭州喜欢品茶的人不少,咖啡与茶,各有各的风味,唯独,我不太能接受,与茶并行的不是打牌,就是闹哄哄的聊天。核心是聚会,不是静心的氛围。
最早有深刻印象的喝咖啡,还是在上海的淮海路,据今25年左右。小店布置优雅,位置之间有明显的隔离,邻桌两人说话轻声细语。第一次有了独处也不尴尬的感觉。
但能停下来,细细观望内心的时候并不多,直到这两年。
凌晨的众鸟争鸣,寂寞的咖啡香味,等心境的自然影射,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心有所住,皆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Michell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