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英国诗人约翰·堂恩
哪怕是一座孤岛,它也与海洋紧紧相连。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包括众多的内向者。对于内向者来说,如何平衡独处与结伴的关系,避免陷入社会孤立,变得非常重要。
《想和大家一起,也想一个人呆着》
作者: [韩]沈庭佑 著,毛雨松 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酷威文化
这是一本适合内向者研习的社会生存指南。本书以MBTI人格理论为基础,打造了适合内向者的社交法则,开辟了内向者与世界链接的新通道。
本书阐述了内向者的性格特点、社会生活状态、扬长避短的方法、社交法则与技巧等,旨在帮助内向者与社会更好地相处、自洽从容地生活。
本书是作者研究MBTI理论十多年并付诸实践的经验成果,专业又实用。
作者本身就是天生的内向者,却从事着社牛云集的营销行业。他初入职场时也曾因不善社交而碰壁,甚至产生自我认同障碍,后来通过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出适合内向者的社交法则和生存秘诀。
一般来说,与世界的链接越深,越活得有意义感。因不喜欢外界的嘈杂,内向者往往被贴上社恐的标签。
其实,根据MBTI人格理论,每个人都有内倾和外倾的两面性。通过对人格类型的充分挖掘,哪怕是内向者也可找到外倾的一面,并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轻松自如地与外界链接。
内向者和外向者喜欢的能量补充方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是需求不同而已。
内向者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更为发达,其身体更需要的代偿物质是乙酰胆碱、而非多巴胺。因此,他们更喜欢可分泌乙酰胆碱的活动,比如独处、阅读、散步、发呆、听轻音乐、与熟人小聚等。而外向者更喜欢能产生多巴胺的派对、运动、吃东西等活动。
其实大部分人都具有中向性格。内向者可发挥潜藏的外向性格因子,充分利用中向性格优点,也能在社交活动中游刃有余。
性格特点主要受天生气质和后天经验影响,形成后很难改变。与其违心地强求自己改变性格,不如改变行为样式和生活基调,实质上就是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内向者并非孤立无援的可怜人,只是有点敏感。自信其实是实力问题,而非性格所致,自我接纳、尊重自我是获得内心力量的前提,是支撑我们向外探索的底气。
书中分享了许多实用小技巧,比如克服敏感、找回自信、开启和丰富闲聊、促进即刻行动的方法等;适度运动、适量饮食、充足睡眠,帮助保持良好状态。
内向者可挖掘并充分发挥自身优点,比如冷静、细腻、独立、思考力和忍耐力强等,觉察自己的底线,专注自己想要的,把标准和重心回归自我,以自己的节奏生活就行。
内向宝宝们,别怕,我们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社交也可熟能生巧,开启与世界对话的大门,就从一句简单的问候开始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