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中心小学 梁娜茹
在家校协作项目组的读书活动中,我选择的是《论语》。
一、为什么读《论语》?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是我知道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大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的。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到现在也没有系统读过这本书,提起这些我都觉得十分惭愧。《论语》在我的记忆中,只是学生时代课文里的几篇课文还有后来阅读中遇到的出自《论语》的一些名言警句。确实该读一读了。二是我知道阅读一直是我的弱项。那些大部头的教育理论书籍总是让我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而《论语》我知道不算是大部头,在选择读《论语》之前还专门查看了一下,知道《论语》共20篇,一万多字,512章。这有什么难的呢?当时我这么想(但真正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是个及其错误的想法)。于是就决定读这本书。
二、怎么读《论语》?
当我下了决心要读《论语》,第一时间就开始网购。但一搜索,发现《论语》的版本很多。到底买哪个版本呢?这又让我犯难了。挑来选去最后就跳销量最高的买了一本。可买回来发现,这个版本的《论语》只是原文、注释、译文。如果这样读,岂不是太肤浅了。于是我在微信读书APP里又找了一个版本的《论语》这个版本的就好了很多,里边除了注释、译文,还有对每一章节的解读。解读的内容特别有助于我的理解。后来看到杨金俭老师发了一个版本,是孔子的后代主持编撰的。早知道我也去网上淘和杨老师一样的版本了。
关于读书,我知道,要把厚书读薄,要把薄书读后。现在,我每看一章节,都要去微信读书APP上查阅一下作者的解读。如果还不透彻,就结合网上的一些资料再次啃读。读完后,把当天读的内容还会进行阅读打卡。
三、读到了什么?
打开《论语》,一句一句出声朗读,才能领略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多么经典。
比如我读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社会;四十岁能掌握各种知识;五十岁懂得了顺应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对各种言论融会贯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越出礼的准则。”孔子将自己的一生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他的一生都以学为重,并且做到了善始善终。学习做人的根本在于修身养性,而德义的养成在于勤奋苦学。岁月向前推移,我们所需要的学问也不断地更新。而学问的真谛就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切体悟。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吗?
在读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洛阳的名门望族寇氏家族的老者:寇北辰先生。寇先生为什么叫北辰呢?原来通过读《论语》,我才知道“北辰”就是北极星,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看来从名字中都能看出寇家族的学识与远见。
学贵在持久,今后我读《论语》,也要把对生活的体悟积累起来,然后在实践中积极运用。这才算是读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