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将文中加黑部分读三遍!(2)思考并回答,您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性观、价值观是什么?
读完了三遍,很受震动,尤其最后一段,冷汗直流。这简直就是以前我与儿子相处的写照!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表达的内容往往以人性中的消极面、阴暗面、弱处、缺点、危机为多。一位对人持有消极悲观论点的咨询员可能不容易对求助者拥有信任和尊重的感情,很难相信求助者会有能力去面对危机、克服困扰,往往会忽视求助者身上的光明面、潜力,从而忽视去调动求助者自身的积极性。这种咨询员本身容易被阴暗所包围,感到压抑、烦躁,同时也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求助者,给咨询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不是充满活力、乐观、温暖的交流,而是笼罩着阴沉、灰色、悲观、有气无力的气氛,这对咨询是非常不利的,还会增加求助者的困扰。
以前儿子一说起他的烦恼、悲观,他的不如意,我就会焦虑不安;说得多了,我就可能会冒火。然后就是或讲道理,告诉他应该怎样怎样;或训诫,让他从自身找原因……
很少想到的是,这是他成长中必经的烦恼,他能够说出来,我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他信任父母,因为他需要倾诉,他需要理解和接纳。有许多烦恼,他只要说了出来,很有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于是,在这样的相处中,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现在,当然不会象以前那样了,然而有时,还会在心里感到烦恼、担忧,甚至焦虑,会想:这么小个孩子,哪来那么悲观。
现在明白了:我的人性观就是悲观消极的。身教胜于言教,耳濡目染之下,儿子能不悲观吗?自己头上顶着一大片乌云,却希望儿子能够阳光灿烂,他怎么能够呢?
我在处理一些事情时,看待得失利弊,很容易从不好的方面出发,往往先看到的是弊端。在与特别亲近的人相处时,也极容易关注到对方的缺点。人家是放大优点,忽视缺点;我呢?只盯缺点,无视优点。长期下来,任谁都得压抑、阴沉。
所以,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我。
现在,我正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人性观,经常提醒自己,一切的发生都是好事情,要多往阳光、积极方面去看。只要内心是光明的,无论是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感受到明亮与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