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人浮于食、人浮于事,却怎么就人浮于"世"了呢。
交通银行路口等红绿灯时,看见一波老人,被一年轻点的女士领着,在路边等公交。统一的一柄小纸扇,和另一只手统一的一壶米醋。不用猜,应是被蝇头小利拢在一起的临时性组织。
这些老年组织,一个一个老旧人形,要么是超市的一掬鸡蛋,要么是健康讲座的一袋洗衣粉,要么是什么由头的一壶米醋。见惯的即景,都似被天上掉下的小馅饼的召唤,万众一心。
眼前,这波清一色的老年同志,她们又要被带到哪里去充数?禁不住一股人浮于"世"的感觉。
上没有片瓦么?下没有立锥之地么?当然不是。按理,她们的背后都各有各的亲人、各的家庭,各的背景的。但此时,往后余生,人生的余热,零乱的置散中,给人以浮于"世"的固执、悲凉,怪怪的感受。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自恋,自怜。应是想到若干年的自己?
再往前走,是华曦广场。一群年纪轻轻的男女,杂乱地挤在一起。有一辆医院的急救车支应着。在干什么?哦,为招工而普查新冠病毒呢。
本是风华正茂的,却又一次给我人浮于世的感觉。他们的背后也应是各有各家,各有各爸妈的。因为生计,因为成长,趋之若鹜,渴望被雇佣的眼神,被约束着,拥挤着。什么时候,求职不再是人的生存之本?不再为生活拥挤不堪。那年,不是"资本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么。今天却要看一张张人的脸色。
我知道,我幼稚得无可救药,甚至"巨婴"心态。频频发出"何不食肉糜乎?"尬语。病态的怜悯。
但是,怪怪的感觉,今天一次,又一次……
每次都那么真实再现,于我的眼底脑幕又成恍恍惚惚的感受了。
人浮于事,是人还有事而存在。人浮于世,就很漂的感觉,浮萍一般,没有根,或者根底浅,扎不实,挂不住,随时被冲走的状态了。
冲来冲去,洪水下的日子,曾经活生生的岁月,又冲到哪了呢。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折回来,就想起杜秋娘的诗句。又一阵悲催,无可奈何的感受。
以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些,压抑的总想把人逗哭的句子,怎么也跟来了。
匆匆忙中,总有投闲置散的时光,不知所措。看见驼背的人影,孤寡的老者,趔趄而行,认识不认识,都仿佛是自己的将来,自己的往后余生。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那精神上的分裂,如何归拢?
那是必定的。才悽悽然,心头泛过一阵又一阵不良的情绪。
今天,为什么灰色如此?悲天悯人,低沉沉如天空的阴霾。或者是因为,作为医生眼底残留了太多的疾苦、辛劳,和无助的凡例?久而久之,风化成了牧师的模样,《圣经》的版本。
但使,不要干扰了正兴致中的人生,醉意的人们,本来的人性。由他们似梦,一波一波的欢乐下去。
因为,人终于不是浮萍,即便还有一些虚根,但也不要企图去揪它。一来不牢固,二来怕疼。
在网上新看得一消息,说一花季少女因抑郁症跳楼轻生,砸死了下楼下"接"救她的她的父亲。于是,一起走了。
唉,就后悔写这样的文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