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很少看电影的,自从去年开始,突然就迷上了电影,三天不看一部总觉的缺了点儿什么。转眼又是秋天,回看自己这一年多看过的电影,很多都已经模糊,但是下面这十部却如同好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
第一部:楚门的世界 豆瓣9.1分
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对于何为真实何为虚假?这部电影用一个近乎残忍而又饱含寓言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深思的回答。
影片主人公面对着故意阻止他的风雨,雷电,巨浪,但他没有停下,把自己和那艘载着真相的小船绑在一起,终于刺穿了那华丽但是虚假的天空。那一刻,他真正成为了自己,成为了一个“人”。
可怕的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了楚门的影子,而这个世界也越来越像楚门的世界。但当我们意识到之后,希望你可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二部:无人区 豆瓣8.1分(我觉得给低了)
没见过什么叫“恶”,就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善”
在“无人区”,没有道德,没有规则,没有法律。这里只有生物最原始的生与死,喜和恶,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影片中几乎没有“好人”,这也是拖了四年才让上映的原因之一,因为电影毫不留情的揭开了披在人性阴暗面的遮羞布。鹰贩和黑店老板毫无疑问是最丧失人性的两个人。老板的那个傻儿子算是一个最纯粹的人,他只有单纯的喜和恶,这也让他被撞死的那一刻成为了最悲惨的一幕。
想知道什么叫“恶”,看这部。
第三部:千与千寻豆瓣9.2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是想不起来罢了~
宫崎骏曾说,所有的成长最终都是一次旅行。当千寻乘上那趟单程车,如同我们的青春,有去无回。
千寻的父母由于贪吃变成了猪,警示着人们,一旦被欲望左右,就会变得泯灭人性,面目可憎。你甚至察觉不到自己的变化,就此沉沦,一生“为猪”
这部电影传递的东西有很多,你看到的就是你心中的千寻。
第四部:大鱼豆瓣8.7分
抱着梦想而活的人是幸福的,怀抱梦想而死去的人是不朽的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一生的故事,充满了魔幻和寓言。这部影片不会让你感到任何教条主义,就是老父亲在讲故事,却让人无言的感动。
儿子最后说:你可曾听过一个笑话,因为听过太多次而忘记了它为何好笑?但是,当你再一次听的时候,突然之间,它又变成了全新的。于是,你想起来最初为何会喜欢上它。
第五部:十二公民豆瓣8.2分
何冰在圆桌派被问及那部电影是拍得自己认为最好的,他答道“十二公民”。
这部电影讲述了十二位法律系学生家长模拟法庭,针对一个疑似富二代杀人案辩论的故事。
这十二位“公民”,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各个群体的代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所属社会阶层的特点。情节随着辩论的层层递进,环境也随之变化,扣人心弦。
影片中展示了在一个群体中,成为少数派需要面对多么大的压力,有质疑,有嘲讽,有谩骂~,但是他们在真理面前都慢慢低下了头,就像片中的商人说的:向真理低头是幸福的。
第六部:可可西里豆瓣8.6分
可可西里,生命是那么轻,又那么重
在这里,你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以天葬开头,同样以天葬结束,表明了这是一部关注死亡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史诗,也是一个在戈壁滩上铁骨男儿的绝唱。
电影很平时的叙述了一个故事,没有呐喊,没有歌颂,也没有批判。马占林给打羊子的剥皮,不为荣华富贵,为的是生存,你能说他十恶不赦吗?在可可西里,我们评判好坏的标准彻底失效。
关于生命,关乎信仰,我们了解多少?
第七部:搜索
我们是否想过,所谓的“有图有真相”就是真相吗?
在这个态度重于真相的时代,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看到的是事实,还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我认为后者多一些。
而我们又是否想过,自己的一句恶意评论,对于当事人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去个体化”,在网络这个大环境当中,提供了一种“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服从于群体意识,而群体意识很多时候未必正确。
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来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二战结束后,德国士兵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以上七部电影就是我从众多电影中筛选出来的,(一些太著名的相信大家都看过,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些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你喜欢。
觉得喜欢的话,点个赞哦,谢谢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