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梁清平《春日東園絕句》兩首
作品原文:
樹外微陰畫不成,到無人處傍花行。
苔痕綠遍樓西路,一响春寒黯黯生。
畫閣無多戶半開,赤欄杆外小低回。
安梁舊壘都無恙,幾日春分燕子來。
作者簡介:
梁清平(1878-1947),號詔雲、嘯雲,字澄徽,又字夷若,祖籍南海,世居肇慶。光緒二十九年,被清禮部右侍郎,廣東學政朱祖錄為博士弟子員,歷任廣西横縣、陸川縣知事,《廣西官報》總编輯,廣西軍政府秘書,民國高要縣政府秘書等職。為人博學多才,書藝精湛,國學功底深厚。工詩詞,精書法,篆刻。民國時期曾參與高要縣誌的修编工作。其書法宗魏碑而多從趙之謙化出。刻則從浙派,力法嚴謹,風格渾厚古樸,是西冷印社社員。現存高要縣各地和肇慶城區多處古跡匾額,都保留他的書法,其傳略被編入《中國美術家名人典》。
作品簡評:
梁清平是肇慶民國時期知名度較高的書法家。現代市内許多風景點還有他不少墨寶留存著。但很多人對他的詩作知之不多,大概是由於他的書名影響他的詩名吧!其實他的詩才更加深厚,是一個功底很深的詩人。他的詩活潑自然,清新脫俗,深有白太傅遺風。讀來令人自醉,如飲醇醪。試讀他兩首《春日東園絕句》,不禁令人傾倒。這兩首詩自然平淡,無雕琢之痕,卻有自然之趣,婦孺能解,詩味盎然。按唐代詩評家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來評價,他屬於“自然”一品,風格獨特,渾如天籟。這種風格,按司空圖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予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水採萍。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所謂自然,是指詩人的情趣,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容不得半點兒偽装。誰能把握自然之道,誰就能寫出美好的詩章。所以自然,是對做作說的,沒有故意做作,雕琢、堆砌典故的缺點,而有脫口而出,自饒情趣的特色。人們把這種特色,往往概括地之為自然。梁清平這兩首詩,正是屬於這樣。第一首是寫春日東園特色和詩人遊園時的心境,在無人處踏著花陰獨行,樓西路上袛有苔痕綠遍,忽然一陣料峭春寒,悠然而生,這時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意境一樣,都歸於平淡自然。這的確是“俯拾即是,不取諸鄰”,可以說這就是文學風格上的“自然”一詞的詮解,把眼前事物隨手寫來,脫口而出,一點不勉強,不做作。當然用不著堆砌辭藻,搬弄典故,來裝點門戶。
第二首寫東園春日的特景,畫閣塵多,門戶半開,然是主人不在,但景物依然,安梁舊舊壘,依然無恙,春分時節,燕子飛回,這的確是“唯有堂前燕,主人去亦歸”。物尤如此,人何以堪,含無窮詩味於言外,此之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也!
這兩首詩,寫得以斂抑蘊藉見勝,以自然平淡見長,不是功底很深的詩人,是寫不出來的。所謂斂抑蘊藉,用清人梁啓勳的話來說,就是“當情感正在強烈之時,偏是深自斂抑、用極有節制法度表現出來,使讀者能從弦外之音得見其感情真面目。”正因為這様,所以表現得而不狂、厚而不露,寓情於景、俗中見雅,故雖是俗歌實為天籟,詩詞的語言,要求精煉,反對陳詞濫調,要寫得自然流暢。這兩首詩正是如此,平淡不同於平庯而淡薄無味,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出來,富有情味的。梁清平這兩首小詩,正是這樣見長的,以自然平淡見真功,以脫俗清新含韻味,讀來令人擊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