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是由人的特质决定的还是情境决定的?
一个章节花了十几页来阐述这个问题,看的我有点烦躁,想想现在看来这么简单的一个观点,为什么心理学家么喋喋不休争论了几十年呢?
今天翻看电脑这几年股东会议记录,发现去年讨论的业务战略方向的讨论,以今天自己的认知看来,当时立即推进多好,但我没有做到。在实际操作时,我自己也退缩了,没有把这个问题的本质想清楚而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当人的认知处在连续谱的两端,就像讨论性格决定命运,还是环境决定命运呢?
现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事情不能单一归因的,有多个因素影响。
当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有人摸到的大象像蒲扇,有人摸到的想柱子。
让我想起了实际生活谈事,我喜欢直接明了,直奔目标,但其实是犯了把自己当别人的错误,一是大家看待事情多角度不同,二是大家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我要做的是在达成协议目标之前的沟通、商讨等等都是一种磨合、理解的过程,很多时候轻视了过程,结果对于目标的达成也有所影响。
无论是人—情景论,还是交互论,至少在观点争论的过程,通过各种实验的论证,心理学家在人格特质与行为的关系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
“人灵活适应情境和一致性的个人风格两个观点根本不冲突。如果这点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和广泛接受,那么能达到更深刻的认识:承认社会情境对生活结果的影响并不会使其与个人责任感脱离关系。个体自由和真实对待自己其实是兼容的。”
“人们彼此在心理上并不相同,而且这些差异很关键。人格心理学的职责就是描述和测量这些差异,并用它们来预测和理解人们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