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知无欲——《道德经》笔记系列(十一)

无知无欲——《道德经》笔记系列(十一)

作者: 新月焕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22:54 被阅读0次

老子所说的无知无欲,就是告诉我们,不去追求那些没有必要,虚妄不实的东西,更不要有违背天道,而且有害的欲望,对于“知”和“欲”,更要有一个适度的把握和控制。

曾老说:“道,不主宰人,道如果主宰你,你就不必那么伤脑筋,你自然就会满足到合理的程度,你自然就会知到合理的程度,那这个人也没有什么价值了,就完全被摆布,一点自主性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创造力?因此人必须要常常告诉自己,任何事情那个度要靠自己去掌握,而且是随时有不同的标准,这是最好的学习,也是最好的修炼。”

而最让我觉得难以做到的,是老子认为,对于不善的人,也要善待之,对于不讲信用的人,也要讲信用,其实这样做并非不辩善恶是非,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用自己不完整的认知,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来简单判断是非。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以德报怨”并不是同一个意思。曾老对此的解读是:“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他拿了隔壁的钱,你就认为他是偷,你不是在冤枉小孩吗?小孩跑到隔壁家里去,看到桌上有钱,他就拿了,因为他还没有这种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他没有。他认为钱就可以拿的,也没有你家,我家的分,然后你一口臆断了,这个小孩这样还得了,才几岁,就有偷窃行为,那你就会告诉他,哦,(他知道了)原来可以偷,本来他还不知道可以偷的,现要你为了他好,你给他讲一大堆道理,才启发他,原来是可以偷的,谁的罪过?然后你说你是在做善事,实际上,你显然是做坏事。”

我们看问题通常只是看事件本身直接的结果,并没有看到这事件带来的后续的影响。而老子则是基于事件过后可能会带来的后续影响的角度考虑,做出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的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知无欲——《道德经》笔记系列(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jk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