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嘉今天去打疫苗,连打两针,还抽了指血,一声没哭,表现得很勇敢,这都归功于我一路对他做的的心理建设工作。
早上穿衣服时,我问他:咱们今天去甘家口医院打针去,可以吗?孩子说,我不想打针,衣服也不愿意换。
看来直接说去打针,不可行。我说:今天下雨,咱们下雨天去郊游吧?孩子说去哪郊游?爸爸说去保健站。这下他同意了,换上衣服,出门。
坐在车里,我给他讲起了小时候打针的故事。我说:范骐嘉小朋友1岁多的时候好勇敢啊,打针的时候一生不哭,小朋友的妈妈都说:看哪个小弟弟多勇敢。连医生都喜欢你呢!昨天那位医生阿姨打电话给妈妈说:你家那个勇敢的小伙子怎么好久不见了,啥时候来找我们啊!妈妈就约了今天去。
连着说了两遍后,骐嘉说妈妈,别跟我说话了。看来他还是不想听到打针二字。
我于是转移话题,下雨天我们去郊游,嗖嗖嗖,穿过高楼还是高楼,穿过大树还是大树,穿过车辆还是车流,穿过雨雾还是雨雾。欧搜搜,我们去保健站郊游。骐嘉被我连着的几个排比句逗乐了。
我说你的眼睛里此刻有什么?有车,有树,又高楼,有妈妈,有爸爸,满足了吧?他说我还是有一点不满足。我说哪里?他说不出来,我说是不是还是有一点点担心去打针啊?他说是。
我说每个勇敢的宝贝都是会友这么一点点担心的,但是完成之后就发现自己好棒啊。这时骐嘉说妈妈是个胆小鬼!我也笑着说:骐嘉是个胆大鬼!
进了医院,先去做了体检,抽了血,再去打针时,左胳膊一针,右胳膊一针,大夫态度并不是太好,孩子紧紧坐在我怀里,还是伸出了胳膊,看着针头扎进去,没有哭,针头出来了,嘴唇撇了撇,没有哭。右胳膊时,大夫说:你好勇敢啊,骐嘉也没有哭。打完针就带他去休息室骑木马,我说只有打针不哭的孩子才有资格进这个游乐场玩木马。这时有两位小朋友都站起来说:我们都没哭,他们开心地玩在了一起。
路上,我问骐嘉,打针的时候,疼不疼?他说特疼,但不哭。我说,我终于明白勇敢的小朋友是什么样的了。骐嘉乐得合不拢嘴。开心地跟妈妈说再见,我去上班,他回家。
可爱的宝贝,一路通过积极的夸赞他好的地方,勇敢的地方,强化了他对自己勇敢的认同,于是表现出了勇敢,没有哭,没有抗拒打针。
想要突出哪一方面,就在哪方面使劲赏识鼓励强化吧,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地来能量,带来自信,带来勇气,做的越来越好。如果处处打压,处处职责修改纠正,也许只会增加更多负能量,导致能量减半,效果减半。
从工作中感悟到的经验,也同样适用于育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