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四月初八,又该下酱了。
有点地,地里除了种玉米油葵花生小豆各种蔬菜,还留下一些地边,种上了黄豆。去年买了一斤豆种,都种了下去,一不小心种多了,打了五十多斤黄豆。种豆就为了做酱和打豆浆,满打满算一年二十斤黄豆足够。剩余的如何消化?朋友提议让我用黄豆沤肥种菜,我看着颗颗鼓溜溜的澄黄大豆不忍心,想让它有个高尚的去处。哪里去呢?我还在想。
二月二时烀了八斤酱豆,现在已然发酵出了味儿,按惯例四月初八就该下酱,今年闰二月,发酵时间长了些,不知酱味会不会受影响。
以前两个妈活着时,我不用自己做酱,到了每年夏天,她们做的酱发酵好了,就会用一个大塑料桶装满,拧紧螺旋盖封好给我带来。我妈喜欢做盘酱,我婆婆喜欢做大酱,都是很稠的东北大酱,装在桶里拿到我家,我往外倒都很费劲。这些酱四季餐桌不断,很是令我欢喜。
两个妈没了,我还是喜欢吃酱。偶尔回乡下,大姑姐也给我酱。用罐头瓶装,稀汤寡水的,不小心就会溢出来。酱里还加上了五味子,有一股酸味儿,很不习惯,为此常常遗憾。大姑姐和妈不是一回事儿,在酱上让我有所体会。
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从种豆开始。新东西爱发芽,有人说吃爱发芽的新粮对身体好,我觉得这种说法靠谱,做酱的愿望立即兑现,马上付诸行动。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做酱比解高数简单多了,只要不马虎,每个步骤都细心认真,创下了不败的记录,每年做的酱都好吃。连着做了十年了,每年下好的酱隔着纱布都能闻到浓郁的香味儿。有一种说法,太干净的人做酱不好吃,尝过我酱的都说好吃,不知是不是我这个人不干净。
这两天就把大酱块刷好,放在好日头下晒两天,晒得没有丁点生水了,就可以掰碎,放到溶盐的坛子里。封好口,每天捣一捣,到时间,它自己就变成了独有风味的农家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