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体系崩溃的表层原因有很多,根源只有一个就是内在失序。欲望可以造成内在失序,脑中的幻相也能,但是两者的作用方法不同,因此采取的对应策略也不相同。
一 欲望引发崩溃
欲望能创造上瘾机制。
本来是学习的时间,但是突然想到一部电视剧,好奇心驱使下,我想去看了一眼,就这么一眼,但却很难停下来。
开始的时候,心情很好,觉得很有意思。但是渐渐就会开倍速,快进,心想要不要只看主人公cut部分?后来有点焦躁,一想起来还有学习任务没完成就更焦躁不安,完全陷入到内在失序的状态中。
此时,如果我停下来,内心就会很慌张,但是只要不停下来,所要忍受的就只有一点心焦而已。为了不面对那种停下来的压力,我会一直看下去,打破自己的习惯体系,什么静坐和运动,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去面对停下来的瞬间。
这就是欲罢不能的全过程,所有熬夜刷剧都是这样的心理状态。但停止是不可避免的,最后我疲惫不堪,面对巨大的压力,开始自我折磨。悔恨、愤怒涌上心头,对自己产生质疑,是不是只有我这么差劲,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
二 欲望应对策略
接纳-判断-执行-节制
首先接纳。越是压抑欲望,欲望就越强大。如果对一个人说,你别想白熊,那么这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白熊。人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都是可以的,也是允许的。
其次判断。有些欲望是可以执行的,毕竟实践欲望是快乐的源泉,但有些欲望是不能实践的。针对不同欲望做出判断就很有必要。
但是这也很困难,我经常很难停下来运用理性,基本上都是被渴望驱使,立刻就去做。不过好在后续焦虑的过程中,情绪上的不适可以提醒自己,应该想一下,写一下,从欲罢不能中暂时抽身出来。
第三执行。如果是可以实践的欲望,那么就安排实践的方法,和安排任务一样,做出详细可以达成的步骤。如果是不能实践的欲望,就静坐,感受欲望,感受潮起潮落。
最后节制。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人就必须节制。在执行之后,需要问一下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能让自己获得幸福?上瘾机制基本由多巴胺控制,产生的是渴望,很难带来幸福。真正带来幸福是血清素,能让人感受内心的宁静。
三 幻相引发崩溃
幻相制造恐惧,恐惧能快速突破内心的防线,让一个人情绪崩溃。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逃避这种恐惧情绪,会借助各种欲望,试图让自己开心起来,结果反而陷入到欲望的沼泽当中。
我会对未来做种种想象和预测,其中大部分都很悲观,这种恐惧感驱使我赶紧做点别的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别再想这些难过的事情。我可能会去看电视剧,再次上瘾。等对抗完了欲望之后,这种恐惧感就像幽灵一样消失了,但永远不会被消灭,它会不时出现,再刺激我。
四 幻相应对策略
首先意识。意识到自己现在有情绪,有很多想法,我需要动笔写下来,不要只在脑海中和这些家伙吵架,而是要动笔写下来。只要我拿起笔,运用理性,我就赢了一半了。
其次认识幻想。我总结了自己经常出现的几种幻相,其中一个就是对未来的种种预测。未来是变动的,是无法预测的,尤其与外界有关的部分,错综复杂。而且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我自己,可以说我是未来变动的根源。我对未来做任何的猜测都是一种幻相,除非我开始实践,否则幻想无意义。
最后看见真相。未来与过去都是一种幻相,只有当下是实相,是我能觉察到的,可以控制的,可以把握的唯一实相,但是我却在各种猜想中丢掉了当下,丢掉了实相。
未来幻相会让人远离当下,浮躁不安,感觉真的无力应对未来。我现在甚至觉得可能没有梦想,没有方向,但拥有当下,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好像自己也能充实快乐地活下去。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现在我希望自己也能用心一也。
欲望与幻相都能引发内在失序,而恢复内在秩序的关键就在于意识。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失序中,但仍有挽回的余地,不能轻易放弃当下的时光。战胜自己,赢回习惯与秩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