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金是公司里出了名的加班狂,每天来得最早的是他,下班最晚的还是他。原以为,小金这么努力,一定会获得领导、同事们的认可,走向开挂的人生。但是,小金最近却频频向我抱怨:"好烦啊!我写的方案又被打回来了!"
原来,小金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他搞不定工作方案,只能通过加班来解决问题。可惜的是,尽管小金如此努力,但客户和领导仍然不满意,他们小金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小金就纳闷了,我的主题已经很很详细了呀!为什么他们就是听不懂呢?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职场中发生。很多人通宵达旦的方案、补方案,结果却换来了对方的一句:"我看不懂。"很多职场人得到这样的答案,就会开始检查方案,到底哪里没说明白呢?还是哪里少了步骤呢?其实,根本原因都不是这样,方案之所以不通过,原因在于对方压根没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也就是说,小金费时费力的找数据、做表格,反而把对方绕晕了。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这就好比老师在考试前跟学生们说:"下面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重点",结果呢,把整本书都划成了重点,此时,谁能搞清老师所谓的重点是什么呢。
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
美国知名培训师迈克•费廖洛在《极简思考》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使用结构化思维。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Structured Thinking)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
如果在工作上中使用结构化思维模式,就能制作出简单而明确的方案,让对方迅速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减少无用的资料堆砌,大大提高方案的通过率。
那么,怎样做到结构化思维呢?
一、突出重点,删减无关信息
级别越高的人越没有时间听详细的解释,作为你的老板和客户,他们需要的是问题的解决方法。他们对于方案的期待是你能迅速的告诉他们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建议可以起作用,以及具体应该如何操作。
过于冗长和详细的方案,只会让他们抓狂。作家迈克•费廖洛举了个这样的例子:他在跟某客户汇报时,恰巧遇到了另一支团队也在做报告,CEO拿起报告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然后把报告放到了一边,厉声问道:"告诉我,你们想做什么?我没时间看这些。"这支团队成员都愣住了,因为他们的准备做得太"充足"了,以至于不拿报告根本无从说起。
而费廖洛的团队则非常平静,因为他们早就猜到了会是这种情况,所以只带了3页的报告。费廖洛明白:方案真的意义不在于呈现所有自己知道的内容,而在于提供客户想要知道的内容。
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要去超市买一瓶洗发水,此时走来了两名销售员,一名销售员滔滔不绝的向你介绍手中的产品是如何优秀、是怎样研发出来的,你会选择购买吗?你大概率是不会的,因为你根本不关心这些内容。
而另一名销售员呢,看了看你头上稀疏的头发,拿起一瓶生发洗发水告诉你,这款洗发水不仅可以减少脱发,而且还有滋润头皮、养生生发的作用。你一定非常感兴趣,因为他提供的信息正是你需要的。
为什么前者说了一大通,你却无动于衷,而后者只说了两句话,你就立刻心动了呢?因为后者找到了客户真正关心的问题,他放下了自己的目标,根据听众的需求进行了调整。所以说,一个优秀地工作方案,不是提供了多少资料,而是牢牢的抓住了重点。
二、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选择信息组成结构
迈克•费廖洛指出:"你的叙述越能满足沟通对象对信息的需求,越能迎合他们的兴趣或专业领域,他们就越有可能批准你的方案。"
在做方案展示时,我们面对往往不是单一的沟通对象,而是多个不同的沟通对象。那么,要怎么讲解方式,才能让对方快速理解接受信息呢?
答案是:"根据沟通对象对话题的熟悉程度来选择信息组成结构。"
比如,有一家三口一起去4S专卖店,想要给家里购置一辆汽车,很明显,他们每个人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给出的信息自然也有所区别。
爸爸是汽车迷,是整个家庭中最了解汽车的人,他对于汽车已经有基本的了解,知道汽车的工作原理,也不需要再向他介绍汽车的详细配置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列形结构,给这位父亲介绍一些汽车是否保值耐用的信息,以此来突出核心建议。
而妈妈和孩子对汽车并不了解,他们缺乏关于汽车的背景知识,对于汽车也是一知半解,他们无法理解你的核心建议。此时,销售员就应该使用层形结构向母亲和孩子提供信息,介绍这款汽车体验感和销售方面的信息。
当然,有时候情况恰好相反,比如爸爸对汽车一无所知,而妈妈反而是最了解汽车的人。所以,如果你不清楚你的沟通对象到底是要用列形结构还是层形结构,那么就从中选择一种结构进行展开,根据他们的反应再作调整。
如果他仔细倾听,说明这次的层级结构与他们的熟悉程度刚好相符,如果他们面露难色,那就说明你应该转换结构了。根据不同沟通对象的熟悉程度做出不同结构信息,就能使各个沟通成员,都得到清晰、有效的信息。
三、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将信息嵌入到合适的信息载体中
展示方案的方式有很多,而方案本身涵盖的信息和沟通对象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方案的分享形式。如果你的客户倾向于读报告,那么就要给出一份报告;如果他们喜欢电子邮件,那么就要准备一个电子优秀;如果他们喜欢语音信息,而你却发了一份电子邮件,那么,你的方案就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方案中需要展示一些详细的数据图,那么使用语音信息,就是将信息嵌入了不合适的传播载体中。想象一下,在语音信息中解释一个柱状图,是多么艰难的事情。所以,选择合适的信息载体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挑选信息载体,可以秉承以下几个原则:
在传达简单的信息时,使用语音信息。因为它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沟通信息载体。当然,如果你的语音信息超过了30秒,那么就说明信息太长,应该考虑其他的信息载体。
需要得到对方的回应时,使用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同时发给多个沟通对象,以便于得到不同沟通对象的反馈,快速调整方案。
展示复杂的工作方案时,使用工作报告。报告的适用性非常广泛,可用于分享数据、概念和图像,最大可能的帮助沟通对象理解信息。
另外,如果双方需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可以采用报告加解说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信息70%多来自于眼睛,20%多来自于听觉。所以,如果把视觉和听觉进行结合,就能大大提高沟通对象的获取信息量。
比如,你要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工作方案,与其给他们每人发一份电子邮件,就不如把大家拉到一间办公室里来,一边通过报告展示方案一边讲解,来得更有效果。
迈克•费廖洛所提出的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法,它让沟通更简单高效。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就能让我们的想法和方案更容易得到老板或客户的支持,从而让方案的通过的机率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