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基于真实问题而开展的项目学习,在经历理解、应用、探究以及分析、评价和创新的过程,有效拓宽学习范围,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从学科知识到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让学习有效发生、真实发生。所以项目式学习的官方定义是这样的。
项目化学习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
项目化学习是在杜威“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与”基于项目的学习”
“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学习方式有异曲同工之意蕴,即他们都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经验。项目化学习是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将课程内容从相对碎片化、封闭式状态,转化为系统化、开放性的项目设计,通过综合、开放、自主的学科实践活动,完成项目任务,丰富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项目化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情境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外在于认知主体的客观物,而是个体与主客观情境互动的产物,反映两者联系的属性。知识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行动中,随个体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在新情境中互动协商建构生成。知识不再是过去那种客观的、静态的、普遍的、刚性的、可陈述的概括性信息,而呈现出情境性、交互性、实践性的特质。只有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才有可能是“学得会”“带得走”的知识和能力。二是任务性。这里的“任务“不同于真实社会中的工作任务或生活任务,它是为了实现课程学习目的而采取主动的、有意义的活动,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围绕一项学习任务,完成完整的学科实践活动,而不是完成内容之间毫无关系的碎片式学习。项目化学习中的任务指向问题解决,具有实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是零散、片段、单项的学科学习任务。三是整合性。项目化学习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如本学科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传统学科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整合、学科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整合等。四是实践性。”项目化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情境中自然地展示“人的主动活动”的舞台。人的主动活动本身不一定有价值,但是人的主动活动中隐藏着的教育机会有巨大的价值。这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深入思考课程标准,设计"!的主动活动”为核心的课程项目和实施过程,从教学活动形态来看,它是以完成特处任力为目标的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布鲁姆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分为六类,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顺序来看,分别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学习内容探究内部联系、根据指导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创新地整合信息达到进一步内化的目的。对应,蒙台梭利的这三句话也很好理解,总之就是再一次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实践的必要性。只有到达了创造这一认知水平,才有培养创新思维的空间和可能性。
另一方面,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目的和新课标理念是紧密结合的,比如基于真实情境、学以致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素养导向的综合培养;在做中学的学科实践等等,都在引导我们要在教学中适当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开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