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之视今

作者: 勿知小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10:56 被阅读0次

韩国“三抛族”增加,韩国称600年后,最后一个韩国人即将消失。

这个消息其实早有所闻,一点都不新鲜了,如今再次拿出来,我感觉是跟国情有关,这里不能说太多,我怕又会被锁文。

我看到这条新闻时,我第一反应是想起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现在二十多岁结婚,这属于正常现象,往后三十、四十岁结婚就该被催促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古代时候,一般女子十几岁就该出嫁了,甚至都生儿育女了。这应该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所不能理解的。

那往后推个几百年,那时的人又会怎么看现在的人呢?二三十岁结婚会不会一样不能被他们所理解呢?这个答案,我不得而知。

我曾听有人言,过去的事,知道的就只有过去的人;未来的事,只有未来的人知道;至于现在的事,也只有现在的人知道。

我在想说不定两三百年后,人连生死的问题都解决了,那谁还在乎增加人口,那时应该在乎如何控制人口。

这也只是我另一个方面的解法。

现在的人看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仇富心态,可是他们哪儿有抵抗的力量呢?

贫富差距我还能接受,但生死一旦被掌控,那这条鸿沟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几乎无法逾越。

只不过我应该是见不到那个时代了,我更担心进入知识差距拉大的时代,一旦知识拉开了差距,那真的是不可想象的可怕。

聪明的人会越来越聪明,他们永远掌控着普通人得不到的顶尖知识,如果你还在担心普通人有没有反抗的力量,那你真是天真,那时普通人还能有反抗的思维吗?

我也只能希望那时站在高处的人有一点点慈悲心,给予他们下面的人一些无谓的希望,毕竟糊涂地生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希望这一切都只停在我的胡思乱想中,毕竟我们活着正是因为未来有希望。

我是勿知,一只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玩闹的胖胖小生。

相关文章

  • 后之视今

    韩国“三抛族”增加,韩国称600年后,最后一个韩国人即将消失。 这个消息其实早有所闻,一点都不新鲜了,如今再次拿出...

  • 哲思——今之视昔,后之视今

    从古至今,人都是如此相似。 大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普通芸芸众生。 不乏十年寒窗、悬梁刺股,求取功名之辈。 亦有意...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备课手记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备课手记 ...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季羡林先生在《站在胡适之墓前》中说:我忽然想到了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挥泪对宫娥。”我...

  • 679丨后之视今 犹今之视昔

    《淮南子》中有记载:“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栗,鬼夜哭”。西汉末年的《春秋元命苞》中的记载更进了一步,称仓颉造字,“...

  • 大学四年——我的心路历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 第135篇|即便隔着多么遥远的时空,依然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地获得共

    ❁|今亦犹昔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兰亭序”的神龙本大约忠实地复制了王羲之的笔迹原貌了罢,就...

  • 行走笔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我向来都是厚古薄今的,尤其是看到那些承载着历史的事物。当那些存在了几百年的事物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穿越...

  • 希望自己认清吧

    辗转反侧难成眠, 游移不定思无边。 若问何来此番苦, 原是空悔负韶华。 如不改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 希望...

  • 校园随拍

    作为摄影爱好者,喜欢拿起手机相机,拍拍拍。 华南农业大学,美好回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大学是自由自在的时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之视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pp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