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回答,给出的答案基本是肯定的。大部分美国家庭确实没有存款,基本靠信誉卡透支过生活。大多数解释是美国人不喜欢存钱。但这个解释真的禁得起推敲吗?问题的关键:美国人花掉的钱依然被美国人赚走,对美国人整体而言,存款并不会因为美国人喜欢花钱而减少。所以,美国人“因为不喜欢存钱,所以没有钱”的逻辑看似合理,但实际却在数学逻辑上说不通。这才是让人觉得恐怖的地方:世界上最民主、最自由、创新力最强的经济体居然会走向大部分人靠信誉卡过生活的程度。居然会出现大部分的人是穷人的结果。这背后的制度性原因是什么?一、修路模型政府贷款(假设是100亿)修路,公众是道路的实际建设者,修路赚走100亿,形成100亿公众存款。道路建成开始收费,收费金额大约为200亿(偿还本息)。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即公众存款只有100亿,但却要偿还200亿的债务。这在逻辑上是还不上的。同理,企业贷款W亿建设工厂,公众(员工)是工厂的实际建设者,赚走W亿,形成W亿公众存款。工厂建成,工厂要偿还本息,至少用从公众手中赚2W亿的存款。这同样会产生一个数学悖论。这个模型的上半段,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整体会表现为:政府和企业贷款,通过支付工资,转化为居民存款。居民存款因此表现为净增长。这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居民净存款持续增长的根源。这个模型的下半段,叫城市化拐点,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进入还贷周期,居民存款会快速被吞噬。——数据说话——截止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62.6万亿。与此同步,境内居民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把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后发现,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也就是说,我们用30年攒的钱,在过去10年已经被吞噬了60%。如果再过10年呢?是不是我们要倒欠银行几万亿?是不是我们也要被专家打上“不喜欢储蓄的标签”?如果再过20年、30年、50年呢?我们会比现在的美国情况更好吗?这是值得每个人为自己和自己后代思考的问题!二、负和系统国债=基础货币;贷款=存款.....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在银行系统内的资产和负债是平衡的。即对我们整体而言,我们没有一分钱,这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的状态,利息差,导致我们的债务(国债、企业债、贷款)增速远超我们的资产(存款)增速。所有按照传统金融规则记账的经济体最终都会面临负债包围资产的结局。也可以说,传统金融系统用数学算法把80%的人定义为穷人。这个系统运转的越长,阶层分化越严重,社会债务总量越庞大。还可以说,传统金融系统用数学算法把金融(债务)危机写成一种必然。——数据说话——1、财政部刚刚发布的数据:截止11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关口,达到100.08万亿元。2、根据财政部长肖捷介绍,截至2016年末,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7.33万亿元,初步核算负债率为36.7%。3、对比上面居民存贷款数据。你会发现什么?三、认知南辕北辙我们以为货币是政府印出来的——有实实在在的货币。但货币是通过借贷关系创造的临时性、不稳定存在——政府是贷款修路,而不是印钞修路。如果没有认知的改变,等待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未来和后代会远逊色于现在的美国人——存款比现在的美国人更少,负债比现在的美国人更多,福利,呵呵。四、解决之道,把债务转嫁到智能机器头上我们惹不起美联储,惹不起商业银行,惹不起....但我们可以建设公共的网络平台系统,把债务定义到这个平台头上——欺负智能机器。原理:智能机器债=我们的提货权=稳定的货币=公共网络未来的服务=按需获得用提货权投资创新项目,创新项目大规模采用智能机器。最终实现,每个人有若干台智能机器权益帮自己干活和赚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