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戏中戏”《最可悲的戏剧》则是讲皮拉摩斯和提斯柏的爱情悲剧,表面上看戏中戏与主戏的格调是不同的,然而实际上,这两场交织的戏最终走上头一条道路,引得观众发笑。戏中戏从总体上就是将悲剧化为喜剧,它与主戏是相互对比映衬的。情节上,戏中戏《最可悲的戏剧》推动着整个戏剧的发展。戏中戏的扮演者与两对青年男女、仙王仙后的爱情纠纷缠绕在一起。戏剧氛围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戏中戏与主戏的情调相互映衬,最终成就这部经典之作。
下面将具体分析一下戏中戏《最可悲的戏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是从演员方面说。
戏中戏的演员们纯属业余人士,是在雅典城里做过活的胼手胝足的汉子,其中昆斯是木匠,弗鲁特是修风箱的,斯诺特是补锅匠,斯塔弗林是个裁缝。一帮手艺人来充当伶人,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喜剧性;与戏中戏演员相对的,是雅典的达官贵人——包括公爵与女王,还有仙界的仙王仙后及一些小神仙,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身份区别,很大程度上《仲夏夜之梦》的喜剧性就是在对比映衬下体现出来的。比如戏中戏人物波顿,表现出来的是个十足的蠢蛋,迫克又把它变成了驴头,但是因为魔汁的作用,高贵的仙后竟然爱上了波顿,这就简直让人忍俊不禁。然而,我们跳出来看,这些戏中戏演员实际上又是演技高超的演员,他们只是“假装”在戏中戏里表现的笨拙、可笑,因而,不仅舞台上观赏戏中戏的主戏演员觉得戏中戏可笑生动,观赏《仲夏夜之梦》的观众更觉得有趣、愉悦。这就类似于卞之琳那首著名的小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给观众独特审美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