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位老师说,自己所在的城市工资非常低,每月一千多块就能雇到人干活,大概是服务员、营业员等这类轻松的活。开始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么低的工资怎么会有人愿意去干呢?后面接触到一些,他渐渐理解了,有些人家中有房收租,衣食无忧,但是非常无聊,找不到人生意义。出去干活至少还有个说话的人,也能长一些见识。老师说,或许将来有些工作需要付费上班。
付费上班的新闻,刚刚出现时,媒体是以嘲弄的口气再报道,那些公司想赚刚毕业的学生的钱,硬生生地弄出个付费上班,居然还会有人买账。可仔细想想,市场经济条件下,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两眼一抹黑,可以说是啥都不会,复印个文件,给领导汇报都得交,这种新人期以为都能顺利度过,那时候工作节奏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快,年轻人也没有现在年轻人这么社恐,跟前辈请教说两句客气话姿态放低一点,许多人都好为人师的。可是现在,公司对每一个员工都用得很扎实,再来个啥也不会,整天问一些低级幼稚问题的人,老员工肯定没好气,新人也觉得委屈。毕竟前二十来年都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一进入社会被一帮老帮菜们看不上,也是一肚子气。如果有个中间商,愿意态度好好地教这些人,告诉他们真实的职场是什么样的,让他们付上几千块钱,或许他们也是愿意的。
至于长久的付费上班,我暂时还不出是什么样子?社会在变化,许多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有利于双方,都是容易落地的。想起一位小朋友说他们公司老板特好,一进公司就告诉他们,没有拿驾照的公司出钱让他们去学,拿到驾照后,上面的分给公司用。(不知这样坐是否合法)但这的确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刚参加工作,不会特别忙,容易请到假,年轻学得快。
类似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能发掘出来,达成双赢,未来会离我们更近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