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在分级分层

作者: 雪糖精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3:22 被阅读0次

    2011年参加公司的高绩效旅游,去了悉尼,夜里从悉尼歌剧院附近和同事坐火车回酒店。火车沿途有很清晰的地段区分,印象中大概是这样的,距离悉尼最近的是欧美人的住处,其次是日韩,然后是中国和印度.....刚出发的路段上来的人是衣着讲究、彬彬有礼,到后面开始有酗酒的人上车,也开始有乘警出现.....

    2012年去美国丹佛出差,那是一个天气极好的日子,走在了一条类似上海南京路这样的主街道上,有一段到处是商圈和咖啡厅,商业人士坐在那里聊天谈事,一片高度文明的现象,走到另一段明显感觉黑人越来越多,沿途偶尔有人吹口哨,让你莫名觉得有点紧张.....

    2014年去纽约的时候,有小意大利街区,有唐人街,有小印度街区.....走进每一段,让你感觉象换了一个国家,每个街区的人和弥漫的氛围和味道截然不同....

    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拍摄播出了一部纪录片《56UP》,讲述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这些孩子分别来自富豪阶级、中产阶级和贫民阶级。近50年的跟踪记录,最后几乎很残酷地告诉世人,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而中国的家庭似乎也在一点点地分级分层,虽然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难以逾越,“寒门难出贵子”的声音却也越来越多,上层、中层、阶层社会分化也开始越来越明显,我没有做过这些真正的研究,但好奇是什么在拉开差距?

    2008年参加了一次管理培训,授课当中老师分享了一个现象,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大意是企业中的高层、中层和基层,分别在做事和想事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一样的,类似下面这样的分布:

    1.高层,70%的时间在想事,30%的时间在做事;

    2.中层:50%的时间在想事,50%的时间在做事;

    3.基层:30%的时间在想事,70%的时间在做事。

    类似的现象似乎也适用于家庭:

    1.上层家庭,70%的时间在想事,30%的时间在做事;

    2.中层家庭:50%的时间在想事,50%的时间在做事;

    3.基层家庭:30%的时间在想事,70%的时间在做事。

    也就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看过拉姆.查兰《领导梯队》的伙伴应该有印象,每个阶段的管理者虽然要求不一样,但无非取决于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和工作理念,也就是思维、时间和能力决定了一个管理者能不能胜任他的岗位,坐稳他的位置。这是不是也适用于家庭,一个家庭的思维,时间的投放和能力决定了这个家庭在什么样的阶层?

    婚姻促成了家庭的组合,家庭是由一对男女组成的,发现周边出现了这样一些家庭组合:

    1.男强+女强

    这种家庭属于强强结合,非富即贵,毫无疑问属于上层阶级。大量的时间在思考,如何通过他人和资源来实现时间和财富效益的最大化,这个基层很多事情都不属于自己亲力亲为了,见识、眼界和格局,还有人脉资源都是最佳和最优的,这个阶层尤其重视门当户对,重视时间价值。

    我曾经见过一位这个阶层的朋友,出差的时候买两张机票,一张是18点,一张是19点,赶上哪班就坐哪个班次,时间对于他来说最宝贵,保证时间价值最大化,是他做决策的依据。

    2.男强+女弱

    这是最传统的家庭配置方式,也许是最好的方式。尤其在这么多年的男权社会里,这种家庭最多也最容易搭档,最能够被普罗大众接受,男人也舒服,女人也舒服。男人脱颖而出,女人做很好的家庭支持,在事业上的时间和资源投入,一定是以男人为主的。

    嫁给这样男人的女人,如果自己不足够强大,会害怕男人的强大,会经常提到“我就是想过点安稳日子,你老这么折腾干嘛?”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家庭的综合能力往下走。

    3.男弱+女强

    这是现在社会中逐渐增加的家庭模式,属于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夫妻还是比较辛苦的。

    首先男人要接受一个比自己做的好的妻子,是一件有点难的事情,也是非常煎熬的。受了那么多年的传统教育和观念的影响,让他一下子接受这种新模式,真心不容易。社会对这样的男人也没有那么宽容,会嘲讽他吃软饭等等。很多男人会选择还是自己冲出去,哪怕明知道妻子的发展机会比自己好,也会选择让妻子放弃,更多地回归家庭。能够在这样的模式中,选择让妻子更好地闯事业,自己更多回归家庭的男性,是需要勇气的,至少内在富足感足够强,清楚自己要什么,不在意外围太多的声音,做好自己,同时支持好妻子,这对家庭确实是有利的。

    所以很多女性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在家里未必是受欢迎的,在家里得到肯定和表扬真的是很少的。这和男强女弱的家庭完全相反,男人获得社会成就和职业成功,在家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女性同时还会收到来自女性本身的限制,比如婆婆和妈妈长久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未必愿意看到女性的成功,“你一个女人只要在家里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工作上不用这么拼。”“你还象个女人吗?还象个妈吗?天天忙成这样?”也会有来自社会的冷嘲热讽:“女强人啊,家庭怎么可能幸福?”

    但这样的家庭组合也是有机会进入中产阶级的,也是家庭突破的一种机会,如果男女双方能够理性冷静分析双方的优劣势,从一个家庭的资源投放的角度去思考,谁更适合发展,谁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时间和资源,确保家庭中有人能够足够优秀和脱颖而出,还是可以改变这个家庭的阶层。

    4.男弱+女弱

    这种组合多数处在社会底层,机会确实会越来越少,拥有的社会资源和人脉也很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做事情上,来确保温饱。

    绝大多数家庭是没有机会进入上层阶级的,多数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伙伴们,也许我们的家庭组合更多是2和3,努力和蹦跶一下,是有机会进入中层阶级的。夫妻其实就象是合伙人,选对合伙人,同时和合伙人一样同心同德,有商有量地走好每一个阶段,才能确保我们的家庭能够冲到一定的阶层,并且稳定在这个阶层。

    2010 年《法制晚报》统计当年27 名高考头名的家庭情况, 其中有14位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只有6 位来自农 民家庭。这已经是9年前的报道了,现在的中国也许还是有机会的,随着社会资源配置越来越多的倾斜,“寒门难出贵子”,是真的有可能的,因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一步的资源都在倾斜,而随着一切智能化的出现,做事能够获得的回报越来越少了,未来社会的竞争更多拼智力,教育就变得尤为关键了。

    也许我们现在正身处一种家庭模式或者未婚的朋友在选择一种家庭模式,如何更好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家庭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思维、时间和能力,在拉开一个个不同的家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在分级分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v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