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周围的鞭炮声也时有耳闻了,大都是孩子们断断续续在楼下放鞭炮,在孩子眼中,放鞭炮好像就是过年的一切象征和所有意义。
孩子这段时间迷上了放鞭炮,小孩子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兴趣和最爱,仿佛自然规律一样,不用阻止,也不用刻意引导,朋辈的影响也会让他知道这个年龄段,大家都喜欢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
一个老母亲从奥特曼卡片到植物大战僵尸卡片到鞭炮的各种类型,是可以判断出孩子的年龄的。
所以每天下午孩子都要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想要跑出去玩,好像一天的时光就是为了尽享下午的快乐时光,所以早上做作业的效率也提高了,满怀期待地希望下午赶紧来临。
听孩子说多了,才知道孩子和孩子们玩乐也是有鄙视链的,你拥有鞭炮数量的多少和鞭炮质量的好坏,这都是他们口中相互比较的内容,也是他们鄙视或高看对方的理由。
所以每天下午在楼下放炮回来,都会让孩子不断叨扰,他要实施他的“屯炮行动”了。不得不感叹孩子们语言的模仿和创造能力。前段时间大人们不断地屯菜,屯药行为,让孩子创造出了“屯炮”这个词,这种依葫芦画瓢的模仿能力,总觉得这个词自诞生以来就自带喜感。
昨天下午,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禁不住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跑来啰嗦,妈妈,咱们出去买炮吧。我说下午三点再出去,你可以先去学习,孩子根本学不进去,就坐在沙发上盯着墙上的钟表一分一秒地转动。同样的时光,我因为急着写文章交稿,倍感紧迫,时间流逝太快,孩子却急着下楼买炮,倍感煎熬,只怨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慢。
约好下午三点,大人不能食言,尽管尚未完成今日任务,只得陪孩子下楼。
好久没出门,小区外临街的商铺把过年的物品摆放出来了,这是过年才有的景象,无疑增加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鞭炮这种东西本身就带有时令性特征,并非一年四季的必需品,所以大街上卖鞭炮的商家都是临时摊位,每个摊位前都有大人领着孩子在购买,鞭炮种类多种多样,价格高低不等,少则几元,多则上百。
我等普通人无法理解富人的生活,有的烟花几百也有人买,孩子问了一个加特林的价格,摊主说原来130元呢,要回去了便宜处理89元。每询问一次价格,我都在心中暗自比较,89元,能买三本书,能让我们一家三口在门口湘菜园解决一顿午餐,能买20斤橙子,能买一块地板砖……,但是如果买成烟花,那可是分分钟烧钱的事情,并且你放烟花并不能阻止别人的观赏,同样别人花钱买的烟花其他人也可以免费观赏。
孩子说,妈妈,那不一样,虽然花了大价钱,还是购买了乐趣呀。我说,老妈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算了,还是买点便宜的吧。
最后花了40元,两包020火箭(孩子们叫窜天猴),一盒什么来着,我叫不上名字的烟花。
回家的路上,我也纠结了,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教育的最大悲哀,是将普通家庭的孩子当“富二代”养》,就是普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满足所有需求,不让他有贫瘠感,但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终究有一天是满足不了他的。还是说教育孩子要节俭,消费有度,理性消费,关于这个问题我又迷茫了,教育孩子真是个困难的课题。
我安慰孩子,原来你买的都是小金鱼,现在成黑老大了,已经升级了,孩子说,现在谁还买小金鱼,幼稚。
人都是如此,虽然自己目前的行为正在被其他人讥笑为幼稚,但他却可以对自己曾经的幼稚行为视而不见。
回到家,孩子把这几天陆陆续续买的各种鞭炮收集整理到收纳盒里,也有半箱了。孩子说,妈妈,我终于实现放炮自由了。他忙不迭地向我展示他的成果,无不骄傲地说,妈妈,你看,我这才是鞭炮的正确存放方式:分门别类,井井有条。
老母亲心中还在默默计算着,孩子四次买炮花了“19+16+15+40”,一共90元,昨天下午刚收到的稿费才80元,依然入不敷出。
孩子实现了放炮自由,老母亲什么时候能实现经济自由,花钱自由,买买买自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