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信手拈来一本书,是本老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塑胶的封面乍一看还很新,打开来便是泛黄的色泽。那是学生时代的一本书,竟然到现在搬了几次家还一直没丢,以前略略读过,有篇“风雨天一阁”印象颇深,许是以前在宁波念书时去过天一阁,而特地留意了此文。
我随便翻开一页,恰巧是一篇写莫高窟的,如获至宝,便目不转睛定格于此。因前不久刚去游览了莫高窟,意欲一睹为快,看看人家是怎么写莫高窟的。
那会儿参观莫高窟不巧赶上身体大不适,有中暑的征兆。我们先是坐了20分钟的班车到莫高窟门口,下车后再排队,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不免让我内心揠旗息鼓。我在中途临时医疗站无奈灌下一支超能霍香正气水,整个人依然晕晕沉沉,就象行尸走肉般,要不是来一次买上门票不易,(有单双日和人数之限,必须提前一两天买票)真想放弃回去蒙头大睡。老公一路撑扶着我游移在漫漫长龙中,我恍恍忽忽觉得走了不知多少路才到第一个洞窟,进窟后依然前脚挨后脚,趔趔趄趄、走马观花地参观完其中四大洞窟,已腿脚发软。佛象和壁画在脑海中忽沉忽现,因为人前人后密密麻麻,加上体力不支,并没看很多细节。
看书之时突然觉得很惭愧,因为对莫高窟我之前压根就不了解,就在参观的当会,也只局限于视觉的感观刺激和内心的某些惊叹,对于佛像和壁画的艺术特色和莫高窟的历史了解甚少,只知道它声名显赫,是民族瑰宝,是宗教宝殿,艺术圣地,仅此而已。
读书和行路 读书和行路 读书和行路 读书和行路 读书和行路随着目光所触到的字里行间,我更了解了它,包括各个朝代的壁画色彩用笔各有千秋,然而那时那地却没去注意观察这些时代特色和艺术特点,自惭形秽。确实,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用余秋雨的话说:如果仅仅是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我开始陷入沉思......
第二天一早,单位吃早餐碰到领导,我说,昨晚上看了余秋雨写的莫高窟,受益匪浅啊!领导是余秋雨的忠实粉丝,于是立马一起讨论起来,后来她提到王道士的罪行,我才知道莫高窟之前还有一篇道士塔,也是写这个历史的.
读书和行路回到办公室,领导把这篇文章递到我面前,她的这本书星星点点得做了许多标注,跟我的那本泛黄泛黄却毫无标注的对比,可想而知她是细读之,我则是泛读之。我迫不及待得看起来,看到藏经宝藏如何大批流落到国外,看得那个顿胸挫足、那个咬牙切齿的恨!再用余秋雨的话说: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于是我算了解到了诸多关于它的这段历史!结合自己所看所闻,莫高窟在我眼里变得更神秘莫测、更高古幽远。
再一次思索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就像鱼离开水暂时还能苟延残喘,要想游得更远,终究离不开水这个载体;而水有了鱼戏其间,则更显生动而有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