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妻妾成群》中的颂莲

《妻妾成群》中的颂莲

作者: 依然温暖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2:00 被阅读150次

在得到听朱伟老师解读《妻妾成群》,该小说是苏童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后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了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故事的内容正如苏童所说是老瓶装新酒。平庸的套路:封建的婚姻制度,陈腐礼制等级森严。全新的支架:五四新青年,弱不禁风迅速枯萎。

在男权社会里,礼仪廉耻的基础是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安守本分。

小说主人公颂莲,是一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学生,她到了旧式家庭里做妾,起先还保有原来的心气,但是在这个家庭对她一步一步的冷遇和吞噬中间,终于像庭院里的花一样凋谢了。

颂莲这个新女性体现在她的丰富情感上面。苏童把这个本来很丰满的新女性放进一个传统的、扼杀人性、等级森严的旧式家庭里头,这样的一个生命更有疼痛感。苏童就是要写这么一朵本来很健康的、富有生机的鲜花,在这个园子里迅速地被吸干水分,枯萎了。

因此主人公颂莲的悲剧是一个必然,在她跨入这座花园的那一刻就已注定。这个人物与花园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她代表了新生的力量,但力量却微不足道,像那含苞待放的花蕾,尚未盛开却已枯萎;像那襁褓中的孩子,来不及长大却已夭折。

试想如果我是颂莲处在当时的境遇里,又当如何?可能是试着去低头、去屈服。

颂莲其实也努力过,她第一次见陈佐千的时候,安排在西餐社,她给自己要了一盒蛋糕,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十九根蜡烛,提前跟自己作了告别。她其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她对继母说:名分是像我这样的人考虑的吗?比如飞浦第一次到她屋里,就很惊讶地说:我以为这屋里有很多的书,她就说:一本都没有,书现在对我已经没有用了。

或者去抗争去争取,那表面看不见危险却无处不含杀机的环境,比阴森可怕的牢笼更恐怖。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说错了话,冒犯了人,可没人会来提醒你、可怜你,因为在那里你根本不算什么,连狗都不如。

有这样一段,颂莲喝醉了,手舞足蹈的,宋妈就把陈佐千给叫来了。她搂着陈佐千的脖子说:老爷,你疼疼我吧。陈佐千说:你这样我怎么疼你,疼你还不如疼条狗。

所以不论怎样,或许狗可以在摇尾乞怜中得以生存,但颂莲却不能,她的清高孤傲与她在家里的地位形成了极强的反差,没有人会去赏识她的清高,就连家里的仆人也看不起她。书和思想被她放弃了,就没有了滋养她精神的养分;老爷和妻妾仆人都看不起她,就没有了应该有的尊严;老爷另娶新欢不再宠她,正妻永远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就没有了看到希望的明天。这让她怎么活?

可是这样活着其实比死去更痛苦,书中还有另一个妾叫梅珊,她不像颂莲,把姿色当成清高的资本,她能明知道风险,还追求自己的快乐。出事那天,她打扮得光鲜,冒着大雪出门说:只要能快乐,下刀子我也要出门。她是活得潇洒,真的冲出牢笼的人。因此她死了,是解脱了。但颂莲苟活着,犹死不如。

在这个小说里我们似乎看不到颂莲有任何的胜算,但是这是新生力量的象征,在冲破旧制度旧礼教旧世俗的路上,或许会有千千万万个颂莲,但看到今天的新社会,我要说最终颂莲还是胜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妻妾成群》中的颂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z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