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秦潞迢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66960/f4bc4177fedf715a.jpg)
“妈,你在干什么呀?”
“哦,秦秦啊,你在哪里,要过来吃饭吗?”絮絮叨叨的母亲自顾自地对着话筒说着话,也不管我是否听进去了,是否回答。
“妈,别忘了吃降压片啊”,
“嗯,知道”,
“记得多喝水,冷了添衣服”,
“知道了”,
“妈,电话铃响了不要急着去接,有事,我们会再打过来的”,
“门铃响了,不要去开门,门洞里看清了再去开啊?”......
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母亲曾经的叮咛:
“秦秦,放学了,早点回家啊,”
“路上当心车子,看好了红绿灯过马路,骑得慢点”,
“有陌生人敲门,不要随便开,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转眼,母亲已白发苍苍,脚步蹒跚,而不服老的声音总是一遍遍地在耳边响起。
我们也总是一遍遍地对母亲说:“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不要牵挂我们”。
一次次地,话筒里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关切和问候。
一次次地,好象还是昨日被呵护的幸福时光。
那天,带着母亲爱吃的芝麻和蜂蜜,敲响了住在二姐家的大门。
门铃才“滴笃”,便迅即打开:
妈,你怎么也不问问、不看看就开门了?要是……”
母亲嘿嘿地笑了,很笃信地说着:
“你不才来电话,不是你会是谁呀?”
“快进来,饿了吧?要不要吃东西?”
每次母亲看见我们总是要我们吃这个吃那个,好象我们饿着肚子吃不饱似的。
望着曾经比我高半个头的母亲,那花白头发的个头如今只到了我耳际,牙齿也全掉落到了现在仅有的几颗。脸上一道道满是摺皱,那每一条的摺皱里是不是都是对儿女的关爱?眼珠昏黄混浊,那是流年刻下的印迹。每一声话语、每一声问候里,总有母亲无尽的叮咛声温暖着我们。
母亲的爱意和牵挂,是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思念和感情。而我们永远是母亲手里的一根线,一杯茶、一碗饭。长长地思念着:天冷怕凉着了,早晚怕饿着了……
即使我们也已儿女成行,即使我们也已为人父、为人母。但在母亲的心里,我们还是如儿时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时的那般大。在母亲的心里,我们永远是她长不大、放不下的孩子。
望着母亲唠叨不休的关切,抚着母亲额上怎么也抹不平的皱纹,揽着母亲的肩膀,我轻轻地对母亲说:
“妈,我饿了……”
母亲开心地站了起来,拿出我喜欢吃的藕粉示意:冲藕粉吃?
我点点头,任母亲高兴地去忙碌。
或许在母亲的心里,我还是那个懒懒地在娘家屋里只知道拿着本总也看不完的书、总是趴在写字台前的、那个脾气犟犟的、不肯讨饶而又爱生气的,或是有事没事总爱拿着个相机喜欢东跑西颠的小女儿?
母亲啊,您可知,您的小女儿如今也已人到中年,在这样的时候,我依旧感受着您如一的母爱,依旧享受着您因我的需求而快乐忙碌的喜悦。
每个子女的喜好,母亲都清清楚楚,藕粉向来是我的最爱,屋子里常年备着。端上来,热呼呼的,小心地“吸”上一小口,绵绵的、甜甜的,一直暖到心里面。我说,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母亲只笑不语,往我手里又塞进一个软软小蛋糕……
每次看着因我们的陪伴而显得格外高兴的母亲,总是会忍不住让母亲坐下,轻轻地倚着她, 静静地不说一句话。
片刻的宁静里,弥漫着的是暧融融的、甜丝丝的藕粉的淡香味。
“妈,我也给您来一碗……”
网友评论